儿童弱视除视力不好外,眼睛外观没有任何变化,所以常被家长忽视,容易耽搁训练,而一旦错过最佳康复时机。都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其视功能,终生低视力,成为立体盲。很多家长认为,弱视应等上学以后再干预,那时孩子也懂事了,训练起来容易配合,其实这是错误的。弱视康复训练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些研究表明:3-7岁为最佳训练时期,80-90%皆可训练;7-10岁尚可训练;10-12岁不易训练;12岁以后训练效果微乎其微;成年以后再训练,基本无效。
康复弱视的重要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它直接影响弱视的康复效果。视功能发育完毕后发现弱视,为时已完了,早期发现弱视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龄前体检:一般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园长大的儿童,3岁时经过简单的视力教认,绝大多数都会认视力表。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视力每年进行一次普查筛选,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让孩子识别。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需带孩子做进一步检查。一般认为检查最好不晚于4岁。
2.及早发现异常苗头。弱视儿童往往有除了视力低下以外的其他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等。一旦发现孩子有斜视的现象,应尽早检查、确诊,因为约有1/2的斜视合并弱视。上述其他异常现象也要引起重视和注意,检查是否由眼部疾患引起。
3.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作遮盖试验大致了解双眼视力情况:有意遮盖一眼,让孩子单眼视物,若很安静而遮盖另眼却哭闹不安或撕抓遮盖物,那就提示未遮盖眼视力很差,尽早检查。
总之,弱视的早期发现主要靠家长、幼儿园、学校的紧密配合,最主要的还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