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患弱视疾病的儿童越来越多,在整个弱视疾病患者群体中所占比率也随之增高。弱视是一种视觉功能发育的混乱,常伴有斜视与屈光不正。专家在此提醒,儿童一旦患弱视,如不及时治疗,恢复难度会变大,将一生受其影响。因此,弱视儿童最好在3-6岁这一最佳恢复期间进行合理治疗,尽早恢复。
1家长对弱视认识不足
“目前,有不少家长对弱视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够,以为长大后视力也会随之增长,常常抱有长大就会好的错误思想。”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主任任秀芹坦言,弱视是一种先天性的或者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2岁以内)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的视力疾患,是严重损害视功能的一种常见病。
任主任介绍,作为医护人员,首先对家长做好弱视治疗的健康宣教,尤其对弱视的首诊病人更要耐心详细地阐述弱视的病因与危害,以及弱视治疗和年龄的密切关系,使家长提高认识,引起对弱视患儿的重视。
2治疗“平台期”出现后勿前功尽弃
“通常弱视患儿在治疗早期视力提高比较明显,家长也比较满意,但到后期视力增长往往会出现一个“平台期”,而停滞不前,家长坚持一段时间后便失去耐心和信心而放弃治疗,使治疗半途而废。”任主任说,家长们不要轻易泄气,弱视治疗过程中出现一段时期的“平台期”是弱视治愈的一个必然过程,等过了这一时期,视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任主任介绍,当弱视治疗出现“平台期”而放弃治疗,将会加重视力下降,家长才再次醒悟,重新给孩子治疗,但这时候等于又从头开始,不但浪费了金钱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治疗时期,从而使视力增长更加困难。
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屈光不正性弱视眼会影响患者的立体视功能,患者在看物体时不能正确判断物体的距离,而且他们所看到的物体是模糊的甚至有重影的,严重影响他们对眼前事物的正确判断。会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影响。
3弱视治疗不要敷衍
据了解,儿童弱视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学龄前期(3-6岁)。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在6岁前,12岁以后属于不可塑期,视力恢复就相对困难。因此,任主任强调,弱视的治疗是长期的,使用1.5视力恢复仪完全恢复好一般需1-3年。对于不同弱视程度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弱视治疗成功最大的绊脚石是孩子的不配合,在弱视治疗当中应全力做好做通孩子的工作,取得孩子的配合,以免为将来造成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