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眼科医院收治了一名81岁老年男性患者,一直以来,患者以为因年龄关系而致视力下降,未予重视。在随后的眼科检查中发现,患者虹膜布满新生血管,但未发现比如视网膜静脉栓塞等引起虹膜新生血管的常见疾病。在进一步的检查中发现,患者同侧颈动脉管腔严重狭窄,可以明确这是由于颈动脉管腔严重狭窄引起的眼缺血综合症。
何为眼缺血综合症,有哪些相关因素?
眼缺血综合症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硬化的病因中最重要的则是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其他诸如糖尿病、肥胖、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另外血栓形成、血管的炎性病变、血管痉挛等可导致颈内动脉狭窄的疾病亦为引起眼缺血综合症的因素。
它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缺血的表现是一过性黑朦、视力突然下降或视力突然丧失。慢性缺血早期可能无任何眼部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出现视力逐渐下降,视野缩窄。晚期可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严重者可致失明。
眼缺血综合症患者应关注或重视些什么?
首先,当出现一过性黑朦,特别是单眼黑朦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存在发生眼卒中的危险因素,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还应该做颈动脉的超声检查,了解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或颈动脉狭窄。一过性黑朦是脑卒中的预警症状之一。60岁以上,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的患者,应重视无痛性的视力下降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把视力下降归结为年龄原因,或是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以及其他老年性眼病而耽误就诊,甚至危及生命。
在眼科就诊的患者中,由上述疾病导致的缺血性眼病也逐年增多。由于这些病变的症状常常较为隐蔽,进展缓慢,加之公众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患者往往不能及时就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公众应该加强对慢性病的相关认识,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以及出现相关疾病史进行必要的内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