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聊到近视以及近视相关的话题,所以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远视”。
医学上来讲,远视是指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通俗来讲就是,对于一个正常眼,5米以外物体的反光进入眼内后,这些光线的焦点能准确落在视网膜上,所以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的模样;而远视眼的人,他们的焦点就落在了视网膜后面,所以就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导致如果他们的眼睛不经过一定的努力就看远不清楚,看近更不清楚。
为了矫正眼的远视,我们常常需要佩戴合适度数聚透镜(凸透镜)的眼镜来使光线汇聚最后落在视网膜上。
“孩子说自己看书很累,是不是不爱读书”
警惕:视物疲劳,可能是远视!
当出现下面这些症状是,我们应该警惕远视
第一、视力减退,近视力比远视力更差
人的眼睛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所以轻度远视患者的眼睛在经过一定的努力之后,可以时原本落在视网膜后面的像往前移动落在视网膜上,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减弱,当眼睛尽最大的努力也没办法让落在视网膜后面的像移到视网膜上时,你就会发现看到的东西变得模糊不清。看近比看远,眼睛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所以远视患者,往往看近更模糊。
第二、容易视觉疲劳
远视眼的患者,无论是看远或看近都需要调节,而且比正常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他们会比正常人更容易视觉疲劳,出现视力模糊、头痛、睡眠异常等症状。
所以当发现小孩长时间抱怨自己眼胀、流泪、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特别是不能长期用眼学习时,不要单独地误认为他是不爱读书,而应考虑其有远视眼,不妨带他去正规眼科医院做一次验光检查。
第三、眼睛斜视
当远视导致出现眼睛斜视时,其远视程度往往已经较大,学龄前儿童多见,这是过度调节和过多的集合,导致近视反射失调而诱发斜视造成的,需要及时治疗。
“孩子这么小怎么会得老花眼呢?”
切记:远视不是老花!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老花眼?
老花眼在医学上称为“老视”,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眼老化逐渐丧失调节能力的自然生理过程。正常人的眼睛看5米以外的物体时能很轻松地看清,而看近时则需要动用眼睛的调节力,这种眼睛的调节能力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缩小。老花眼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它是由于调节能力的不足才导致的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老花眼和远视眼的区别是什么?
老花眼的调节能力是有缺陷的,但他们看远并不需调节力,所以老花眼患者看远是清楚的,只有看近时才会出现因为调节能力的不足导致的视物模糊。
而远视的患者,不仅看近需要调节,看远也需要调节,所以只要超过他们的调节能力,他们看近看远都困难。
但有趣的是他们视物时所获得的像都落在了视网膜后面,所以其治疗方式都是配戴凸透镜。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误认为远视就是老花的原因。实际上老花眼的年龄一般大于40岁,而远视却没有年龄界限,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孩子这么小有远视,是不是一定要马上治疗?”
注意:远视有时候不一定要治!
远视的原因有2点:一种是眼睛小、眼轴短造成的叫“轴性远视”;还有一种眼轴长度相对正常但眼睛屈光介质存在问题,所以叫“屈光性远视”。
我们要知道,眼睛是有生长发育的过程。出生是因为眼睛小往往就伴有高度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不断变大,眼轴不断变长,人们才会逐渐从远视变为正视状态。在婴儿期存在的远视,我们称为生理性远视,是眼球发育的正常过程。其生理正常值大致为:3-4岁远视200度以内,4-5岁远视150度以内,6-8岁远视100度以内,超过正常范围的我们就要考虑病理性远视的可能了。
所以当发现孩子存在远视是,莫慌,不妨先对比一下。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远视,都可以放松警惕。有的儿童就存在眼球并没有随年龄增长而发育为正视眼,会残留甚至极大的远视度数,如果不及时发现与配镜矫正,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