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9者称为弱视。弱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儿童眼病,是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如知觉、运动、传导及视中枢等原因未能接受适宜的视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遮盖是一种常见的弱视治疗方法。
之所以强调在弱视治疗中应看准时机再去遮盖,是因为这会导致弱视治疗反反复复,并增加将来再次复发的机率。
令人忧心的是,很多家长听说孩子的弱视已经临床治愈了,就以为可以去掉遮盖,高枕无忧了。需要强调的是,临床治愈不等于彻底治愈。
关于去遮盖的时机,以下几则标准可以作为参考。不过,在临床实践中,究竟什么时候适合去遮盖,患者还是要听医师的指导。
1、差眼视力达到最佳水平。
这里所说的视力,是指矫正视力。至于最佳水平,要根据弱视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2、差眼视力达到、超出或者接近健眼水平。
这种情况在双眼弱视或一眼弱视程度重于另一眼的患者之间比较常见。需要强调的是,当双眼弱视程度不同的时候,平衡双眼的康复进度是非常重要的。
3、单眼重度弱视者,要延长遮盖期。
视力并不是考量弱视程度的唯一标准。因为重度弱视者的差眼先天优势薄弱,缺乏与健眼竞争的雄厚资本,相比之下需要积累更大的力量用来抵抗开放遮盖后两眼的竞争。
4、具备同时视能力。
弱视患者的同时视能力如何,需要借助同视机检查。通过检查确定患者是否有单眼抑制,差眼是否有中心抑制,是判断其去遮盖时机的重要标准。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