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青少年视力下降,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近视,却忽视了更为严重的儿童弱视问题。据了解,在我国平均每100个儿童中就有5-6个存在弱视现象。由于知晓率低,大约89%的弱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造成终身视力残障。
儿童弱视,容易被家长们忽视!
因为如果孩子是弱视的话,可能视力稍微差点,但他的日常活动不受限制,家长就很难发现。
何为弱视?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发育异常(单眼斜视、双眼度数相差很大等)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该年龄正常儿童视力的下限值,但眼部检查并无病变。
小编来普及一下:斜视性弱视:一眼为斜视时,斜视眼的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就形成了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的屈光参差较大,屈光不正较重的眼,日久逐渐发生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而遮挡瞳孔,致使视觉发育不好而造成弱视。
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不十分清楚。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者。且多见于远视屈光不正。无需特殊治疗,配戴合适眼镜,视力自能逐渐提高。
前面已经讲过,家长对弱视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是弱视儿童没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一大原因。调查发现,高达90%的家长在确诊了孩子弱视以后,才第一次听说“弱视”这个词。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孩子弱视?
对所有儿童都应在2—3岁详细检查视力是发现弱视的最佳方法。父母发现孩子看书写字时两眼离书本太近;看人物时有无一眼注视,另一眼偏斜;看人时歪头等,都应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
以下教爸爸妈妈们两个方法好及早发现弱视宝宝:
1、视力表检查法
购买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家里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处让孩子识别。用这个方法检查最好不要低于4岁。
爱心提醒: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让孩子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若发现一眼视力低于0.8,需带孩子到医院确诊。
2、找异常行为
·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
·观察孩子双眼、单眼注视时的情况,注意他看电视的时候是否喜欢凑得很近。
·观察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抬头、低头看。
·观察孩子看物体的时候,能否稳定地注视。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弱视的可能。
·孩子走路常常跌倒,老拿不到东西,也可能是弱视影响到他抓不准物体的距离感。
近视了,戴眼镜还看得清楚事物;但对于弱视,即使配戴眼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程度,视觉的大部分仍然是黑暗的,因此医学上将弱视定义为“视力残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则会造成终身“视力残障”甚至完全失明!
而弱视对于儿童身心的危害,更不容忽视。因为视力低、注意力难以集中,不仅诱发多动症,而且必然影响到孩子学习成绩。斜视、对眼、视力处于半盲状态,孩子小小心灵,必然遭受极大的摧残,这种伤害使孩子变得孤僻、自闭、自卑,祸及孩子一生。
5个护眼小细节
1房间的光线尽量接近自然光
儿童房的灯光环境应该比成人房间的高一些,光线要柔和。房间内还需要有相应的局部照明,如落地灯、台灯等,以满足宝宝阅读、书写、玩耍的需要。
2选择“无光”童书
童书纸张的质地、字的大小、行距、排版的疏密、颜色搭配,都会影响到宝宝的视力发育。采用无光铜版纸或胶版纸印刷的童书因为反光不是很厉害,所以更适合宝宝阅读,而那些看上去华丽鲜艳的“亮光光”的童书,却是最伤害宝宝眼睛的。有一些口袋书或袖珍书由于字很小,不适合给宝宝看。有些书的色彩过于杂乱,或者在很深的底色上面印黑字,同样不适合宝宝阅读。
3摘掉小墨镜,戴上遮阳帽
宝宝眼睛的发育需要接受正常光线的刺激,如果长时间让宝宝戴墨镜,很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最主要的是,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儿童墨镜的质量良莠不齐。如果我们为宝宝购买的墨镜存在质量问题,还会引发其他疾病。所以,为了遮挡紫外线,可以给宝宝戴上太阳帽,或者为宝宝撑一把遮阳伞。
4睡着后关掉小夜灯
睡觉开小夜灯,对宝宝的睡眠和视力发育到底有没有影响呢?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研究结果(只是在美国,有些专家在小范围的研究对象里面,发现晚上睡觉开夜灯不利于宝宝的视觉发育)。不过,就像自然界有黑暗和光明一样,照明对睡眠也是有影响的。虽然像小夜灯那样微弱的光线可能对睡眠和视力发育影响不是很大,在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之前,夜里最好还是不要一直开着。
5降低音调,保护视力
噪音不仅能降低人眼对光亮度的敏感性,还能降低视力的清晰度和稳定性。当噪音达70分贝时,视力清晰度恢复到稳定状态需要20分钟;而噪音在85分贝时,至少需要1个多小时才能恢复。因此,在宝宝居室里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在收看电视、收听音响时,声音也不要调得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