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是以角膜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它常造成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和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不伴有炎症。本病多发生于20岁左右的青年,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原因不明。有人认为可能是遗传性发育异常,也有人报告本病与内分泌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
疾病概述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或缩写为KC)是以角膜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它常造成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和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不伴有炎症。本病多发生于20岁左右的青年,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原因不明。有人认为可能是遗传性发育异常,也有人报告本病与内分泌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
形成原因
确切病因不清可能为多因素所致如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等。
矫正治疗
圆锥角膜是一个难以治疗的疾患,曾提出过不少的方法,大致可分为药物,光学矫正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病情的进展,在疾病的早期,单纯眼镜就可矫正。当角膜表面变成不规则散光时,应要配戴接触镜,再进展就要应用角膜热成形术或角膜移植术。
1、药物治疗
局部应用毛果芸香碱点眼;夜间应用压迫绷带。前者可藉收缩瞳孔增进视力;后者则能抑制圆锥角膜的发展,此法疗效很低,但简单易行。
有内分泌机能紊乱者,可慎用适量甲状素、百里香片(Тимус)。
抗氧化治疗:如生育素和维生素P。
前房内注射自家血液:适用于角膜后弹力膜发生破裂的急性阶段,内皮也不完整的时候,藉血液的凝结作用来堵住这些缺损,以完成“生物充填”作用。当血液凝块逐渐被吸收后,在原来的地方留下灰白色纤细膜样疤痕。
2、光学矫正
一般眼镜 圆锥角膜早期引起的近视,用一般眼镜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硬角膜接触镜 当病人出现不规则散光时,一般眼镜已不能提高视力,就要选择合适的接触镜。矫正圆锥角膜的高度不规则散光适宜应用角巩膜接触镜,但此镜有许多缺点:如比较笨重,配戴不便;角膜前液不能经常更换,对角膜需氧化代谢影响较大,并造成角膜上皮水肿,使患者难以接受。Gasset(1976)提出一种戴接触镜的方法,他把接触镜的重量均匀地方分布于两个区域,一个是圆锥的顶点,另一个是角膜上缘,这种戴法,患者比较满意。但是1978年他又发现戴角膜接触镜可以引起圆锥角膜或促进其进展。
软角膜接触镜 1972年Tragakis对17例圆锥角膜的高度散光和不规则散光配戴了软性角膜接触镜后,再用一般眼镜矫正剩余散光,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有其缺点,即由于接触镜片柔软,镜片的曲率容易变得和角膜表面曲率一致,所以在矫正圆锥角膜引起的高度散光时,视力改善常不理想。
软,硬混合角膜接触镜 有一些圆锥角膜患者,对于硬角膜接触镜不能耐受或者难以得到适当的中心,软角膜接触虽然可以耐受,但常达不到最好的视力。然而,有时应用软、硬结合角膜接触镜可获较好视力,暂时避免手术治疗。这种软、硬接合角膜接触镜是一个较大的软接触镜,直径13.5~15毫米,曲率半径为8~8.5毫米。在中心部有一凹,放置硬接触镜片,直径为8.2~8.5毫米,深0.2毫米。这个联合体兼有软、硬角膜接触镜的优点。病人感觉比硬接触镜舒服。视力矫正比单一软接触镜好。但配镜比较困难,也可出现上皮水肿。
华锥是针对圆锥角膜患者特殊设计的RGP镜片,是欧普康视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段内弧设计,在保证了镜片稳定性的同时,对角膜病变区域充分合理的保护,并限制圆锥的发展趋势。90%以上的圆锥角膜患者因配戴华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最终需实施角膜移植的严重后果。
3、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很多,如:利用摘除晶体或移动瞳孔的办法来提高视力。利用前房穿刺或巩膜环钻术来降低眼内压,以减少角膜圆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