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是来形容跳眼皮的谚语,很多人都信以为真。其实从科学的角度看待“跳眼皮”这一问题,与跳财跳灾并无关联。
我们常说的“眼皮跳”,其实是“眼睑痉挛”。眼皮在医学上称为“眼睑”,主要由眼轮匝肌和眼睑提肌构成。眼睑在视神经、面神经等的支持下,完成眨眼、闭眼功能,起到保护眼球、清洁和润滑角结膜的作用。眼睑跳并非皮肤在跳,而是眼轮匝肌、眼睑提肌在神经的支配下进行收缩而牵连表面皮肤随之运动。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失眠或睡眠不足、眼睛过度疲劳、神经衰弱、贫血、烟酒过度、月经不调等;另一种是某些眼病引起的,如屈光不正、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甚至血管、神经炎症等。我们偶尔发生眼睑跳,多半是休息不够或吃了刺激性食物所致。
这种眼睑跳不影响健康,其发作是一过性的,发作时间很短,常常只是几秒钟,跳动程度也不严重,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只要闭眼休息,进行局部按摩或热敷,眼睑跳就会消失。出现这种情况平时要注意用眼习惯,定时休息,尽量在空隙时远眺让眼睛放松,多补充维生素A、C、D,多吃胡萝卜、水果、海产品等。
但是,门诊中也发现一些患者,眼皮总是跳不停,这可能就是“眼睑强直性痉挛”。此时,就需要到医院找眼科医生就诊,必要时还要进行药物治疗。另外,如果眼皮持续长时间跳动,幅度较大,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则可能是面肌痉挛引起的,就要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了。
中医认为,肝主筋,脾主肌肉,因此,眼皮跳是过劳损伤了肝脾,引起了痉挛,也是身体给出的一个警示。如果出现了眼皮跳的症状,除了调节心情外,还要注意饮食,不能暴饮暴食,吃过凉过辣的食物。此外,还可以揉一揉穴位来缓解如太阳穴、攒竹穴、晴明穴、四白穴、合谷穴等。如果眼皮经常跳,可找医生适当用养阴柔肝的药物调理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也有一种情况比较罕见,叫眼球震颤。它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患者多无明显自觉不适。具体情况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进一步确诊。
查看更多眼科资讯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