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红眼病 > 如何判断及对症处理红眼病

如何判断及对症处理红眼病

2015-10-03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会感到双眼发烫、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了沙子。随后发展为眼皮红肿、眼眵增多、容易流泪。

  红眼病学名“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眼病,主要特征为结膜明显充血,眼部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由于该病可通过接触在人群中迅速传播,且可重复感染(即在治愈后接触病人,还会再次被传染),因此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想要尽量减低红眼病带来的危害,必须要了解该病的预防措施,一旦染病要及时隔离并积极治疗。

  如何预防红眼病

  红眼病易于在人群密集处传染,因此加强预防是防治红眼病的根本途径,尤其在红眼病高发季节,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不要带孩子去。由于儿童抵抗力弱,且容易忽视手眼卫生,易被传染。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使用公用毛巾和脸盆,尽量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一旦有家庭成员或单位同事患上红眼病,在与病人接触后一定要立即洗手消毒,也可预防性地用一些眼药水。

  如何判断红眼病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会感到双眼发烫、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了沙子。随后发展为眼皮红肿、眼眵增多、容易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因感染的细菌不同,有的病人结膜上还会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黏液脓性,而另一些病患的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红眼病严重时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黏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物即清晰。但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下降。

  局部治疗遵医嘱

  患红眼病后应立即去眼科医院就诊,以便医生及时针对感染的不同病原菌,对症下药。目前常用的治疗红眼病的方法,是使用10%磺胺酰钠、0。25%氯霉素、0。5%~1。0%红霉素液或新霉素等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轻重,一般每1-2小时滴一次,每次每只眼滴1-2滴,因为眼药水的作用一般维持30分钟,滴药太频或太疏均不适宜。传统治疗方法会要求患者在睡前涂用0。5%四环素、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膏等抗生素眼膏,一方面防止眼睑粘着,同时也使药物能在结膜囊内保留较长时间。

  但目前也有眼科医生认为,一般的眼药膏里的成分基本是以凡士林为主,羊毛脂为辅,加入某些药物制成。其特点是不散热、不吸水,使用后会使结膜囊内的温度更高,细菌生长繁殖加快,分泌物排不出眼外,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并不适用于红眼病这样会产生较多分泌物的眼病。

  当一个家庭中出现不止一名患者时,不论眼药水还是眼药膏均应专人专用,以免进一步交叉感染。

  患病后注意隔离

  接触患者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件、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患有红眼病,应立刻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细菌进一步蔓延。

  ●患者应在痊愈前避免前往易传染的公共场所。如果患者是孩子,不要让患儿串门,暂时不去幼儿园、学校。

  ●患者的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单独使用,患者使用过的毛巾、脸盆、文具、玩具、餐具等,甚至接触过的其他物品,如枕被、门把手、电话机等,都可能沾有病菌。必须用开水煮沸10分钟或用酒精、滴露等进行消毒。

  自我保健有讲究

  红眼病的治愈需要一定周期,因此在严格遵照医嘱用药的同时,如何在家中自行护理,对减轻不适、尽快康复也大有讲究。

  ●多注意个人卫生,做到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

  ●由于患者眼部分泌物较多,因此经常保持眼部清洁很重要。眼眵多时,要用干净手帕或纱布擦。在滴眼药水前先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液洗眼或眼浴,更能发挥药效。

  ●对眼部进行冷敷,以便血管收缩、减轻充血和疼痛。

  ●当患者出现眼睛红肿、畏光等不适时,不要自行用纱布将眼睛包扎起来,这样会助长病菌滋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

  ●出门时尽量佩戴太阳镜,避免阳光及风沙刺激。

  ●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少熬夜少用眼,不要勉强看书或看电视。

  ●饮食清淡,忌食葱、蒜、韭菜、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枸杞子、苦瓜、西瓜、冬瓜、茭白、绿豆、荸荠、香蕉等食物,可起到清热解毒等辅助治疗作用。

  ●如出现头痛、发热等明显的全身不适症状,则提示可能有并发症,应立即去看眼科医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