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小儿眼外伤的因素有哪些?儿童时期眼部外伤比较多见,因不同年龄组的特点,致伤的原因常常不同。在新生儿时期,眼外伤多由于产钳助娩、病理分娩或助产者之某种操作不当而引起;婴幼儿时期多由于自己的指甲、玩具的棱角或走路不稳跌倒碰伤而引起;学龄前时期(3~7岁),此年龄组的小儿,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理,喜欢模仿大人做事,但缺乏生活常识,容易出现刀、竹签穿通致伤,在游戏中误伤者也不少见
由于致伤物的形状、大小、重量、性质、距离、运动方向和速度不同,而决定着眼部损伤范围的大小、部位的深浅、程度的轻重,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家长应引起高度警惕,尽量防止眼外伤的发生。
儿童眼球穿通伤怎么处理?
眼球穿通伤后,除按一般外伤处理外,如角膜伤口小于3毫米,同时无虹膜脱出、伤口对合尚好者不需要缝合,可戴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治疗,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如伤口较大且又对合不齐,或前房较浅,则应作层间缝合。在缝合过程中,要用细针细线,勿过多地损害角膜组织,以免瘢痕形成而影响视力。有条件者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更为理想。
球结膜下巩膜伤口较大,有眼内容嵌顿者,应切开球结膜进行探查,根据情况予以适当处理。
对脱出的眼内容物,原则上应予清除。新鲜干净的伤口,如有虹膜脱出,在无菌条件下予以整复。对脱出的睫状体尽可能保留,以免引起眼内大出血,如晶体已破裂,缝合前应先将皮质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