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肺大疱 > 肺部肿瘤影像学表现

肺部肿瘤影像学表现

2018-04-14 来源:心胸论坛、东方和谐心胸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周围型肺癌:病理类型最常见为腺癌,其次为鳞癌和腺鳞癌等。如发生于肺尖的癌,则称肺上沟癌。其主要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
X线表现
 
(1)中央型肺癌:其病理类型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鳞癌、小细胞癌、腺癌。X线检查时,肺门影增深、增大和肺门区块影为其直接征象,同时常伴有间接征象,包括局限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等表现。
 
(2)周围型肺癌:病理类型最常见为腺癌,其次为鳞癌和腺鳞癌等。如发生于肺尖的癌,则称肺上沟癌。其主要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肿块常见不规则的分叶、短细的毛刺和不规则的厚壁空洞等,肿块内钙化很少。
 
(3)弥漫型肺癌:病理类型最常见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表现为两肺广泛分布的细小结节,较多为不对称分布。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有融合倾向。融合病灶呈肿块状,甚至发展为整个肺叶的实变。在融合病灶内可出现不规则支气管充气征。
 
肺部肿瘤CT表现
 
(1)中央型肺癌:①支气管改变:主要包括支气管壁增厚和支气管腔狭窄。正常支气管壁厚度均匀,约为1~3mm,但肿瘤浸润时,在周围充气的肺组织衬托下,可清晰显示支气管壁的不规则增厚、狭窄等改变。②肺门肿块:表现为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的肿块,常同时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表现为受累支气管远侧肺组织实变,多为散在分布。发生肺不张时则表现为肺段的均匀性密度增高并伴有容积缩小。③侵犯纵隔结构:中央型肺癌常直接侵犯纵隔结构,特别是受侵犯的血管可表现受压移位、管腔变窄或闭塞、管壁不规则等改变。④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可明确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的部位、大小及数量。
 
(2)周围型肺癌:CT扫描,特别是高分辨力CT扫描能提供较X线胸片更清晰的图像,有利于显示结节或肿块的边缘、形态、瘤周表现、内部结构特点及密度变化等,从而更易明确诊断。如不规则的分叶、放射状毛刺和偏心性厚壁空洞等,同时更易见到胸膜凹陷征。直径3cm以下的肺癌,肿块内可见小圆形及管状低密度影的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增强扫描时,肿块呈密度均匀的中等或中等以上程度的增强,更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另外增强CT对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更敏感。
 
(3)弥漫型肺癌:CT表现两肺弥漫不规则分布的结节,多在1cm以下,边缘模糊,常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融合后可见大片肺炎样实变影。近肺门部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由于癌细胞分泌多量黏液,实变区密度较低呈毛玻璃样改变,并可见到其中高密度的隐约血管影,为其重要特征。
 
3.MRI表现MRI目前主要用于检查中央型肺癌,由于MRI可同时直接行冠状、矢状及横断面扫描,对确定肺门部肿块与支气管的关系以及纵隔血管受累等更为直观清楚。肺癌肿块在T1加权像上呈与肌肉相似的中等均匀信号。在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信号多不均匀。纵隔大血管在MRI上因其流空效应而呈黑影,与肿瘤很易区分。MRI正常时,纵隔大血管、气管和支气管周围常有一层高信号脂肪带,当肿瘤侵及时,这一高信号带消失,血管、气管和支气管与肿瘤接触面内壁不光滑,表现为管壁增厚及狭窄。对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MRI易于识别。T1加权像上呈中等信号,T2加权像上呈略高信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