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伙漏斗胸合并胸膜粘连,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成功手术
摘要:近年来,小林因对胸部外观不满意,一直有严重的心理压力。他曾多次到医院就诊,均因胸膜粘连而未实施手术。今年11月初,小林慕名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找王文林主任治疗。
南方农村报讯胸廓粘连存在时,
漏斗胸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会明显增加,这需要一些特殊的技术才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成功为一位大面积漏斗胸合并胸膜粘连的患者实施了微创手术治疗,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27岁的小林来自东北,自幼发现漏斗胸,未行治疗,青春期后畸形加重,并逐渐出现症状,活动后常感呼吸不适,采用蹲踞姿势后缓解。
3年前,小林又患上
肺结核,出现
胸膜炎、胸膜粘连,在当地医院正规治疗一年后,肺结核症状完全消除,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近年来,小林因对胸部外观不满意,一直有严重的心理压力。他曾多次到医院就诊,均因胸膜粘连而未实施手术。今年11月初,小林慕名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找王文林主任治疗。
入院后,王文林主任为小林做了仔细的检查,发现小林前胸壁大面积凹陷,以胸骨下段明显,下半胸壁低平,前后径明显缩短,剑突附近可见明显心脏搏动,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患者属于中等程度的胸廓畸形。
“这个手术本身不困难,但是合并胸膜粘连就存在一定的风险了。”王文林主任表示,当胸膜粘连存在时,操作时很容易损伤肺组织,导致术后的气胸或者血胸;其次还有可能直接损伤
血管,导致术中大出血。
“为了规避风险,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延长切口,甚至在直视下直接对粘连进行分离,如此基本可以保证手术安全实施。”王文林主任解释,但这样的做法又违背了微创手术的初衷,患者往往会拒绝这样的处理。
那么,如何在微创的手术中完成这种特殊的操作呢?王文林主任介绍,他们的经验是借助辅助切口,从两个方向完成分离工作,降低手术的风险。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王文林主任为小林进行手术。手术在全麻下进行,于两侧胸壁及剑突下做三个小切口,长度均为2-3cm,从三个切口中完成双隧道。术中见两侧胸膜严重粘连,胸膜腔完全消失。术中将粘连仔细分离,以剑突下切口为“桥梁”,贯通两侧隧道。双隧道完成后,植入两条弧形钢板,两端妥善固定后,彻底排气并关闭切口各层,手术结束。
术后,小林的胸部畸形完全得到矫正,心脏杂音消失,胸廓形状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