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年院士:公立医院一定得姓公!
中国有13亿人口,有人说基本医疗免费太难做,但巴德年认为,至少学者们,尤其是医院院长们,应该着手考虑如何实现免费医疗,因为这是“在医改中迟早会涉及的命题”,应该“拿出一个预算,拿出一个测定,拿出一个实行方案和时间表,我认为是可以的。”
【两会话题】慢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得到改善,城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明显降低。
半妖君还有一些需要看病的朋友,他们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他不幸有多种病,但是不好意思,按照新的规定,只能看一种,没办法一下子端了所有病痛,要看另外一种病,等这个病治好了再来。
中国有13亿人口,有人说基本医疗免费太难做,但巴德年认为,至少学者们,尤其是医院院长们,应该着手考虑如何实现免费医疗,因为这是“在医改中迟早会涉及的命题”,应该“拿出一个预算,拿出一个测定,拿出一个实行方案和时间表,我认为是可以的。”
对新医改之后,“公立医院”难道要转向民营医院的方向?表示出疑惑和震惊。这些读者中包括基层的卫计委管理人员,在公立医院任职的专家、管理人员,以及在一些医学会任职的专家等。
由于实行了“打包收费”,医院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多开药、多使用耗材的动力,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反而会积极去控制成本,减少耗材、药品等医疗资源的使用,患者也就少吃“不该吃的药”、少做“不该做的检查”,避免被“过度医疗”。
分级诊疗,其实也是“分工诊疗”,初诊医生来判断你是小病还是大病,顺便帮你把小病看了;医院医生就集中治大病。行政等级制下,变成小医生看小病,大医生治大病,患者当然不买账——谁不觉得自己的病是大病呢!这个根子没理顺,医保方面使劲儿,恐怕效果有限。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建设基层医疗体系,就是为了更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鼓励病人去基层医疗机构获得医疗,让广大中小城市、农村的病人能在居住地附近便利地解决大多数医疗需求。
开展DRG收付费改革,首先要建立一整套制度体系,统一基础支撑工具。为了做好试点工作,国家卫计委已经制定了C-DRG收付费规范,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成本监测平台。
停止有偿服务后,军队医院还能不能给老百姓看病,军队科研院所还能不能承担国家赋予的科研任务?部队营区内引进的一些为官兵服务的项目,算不算有偿服务项目,怎么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