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以投入换机制
随着医改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体制机制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基本医保制度可持续性不强,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进展缓慢,药价虚高和商业贿赂乱象突出,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加以解决。
【两会话题】慢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得到改善,城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明显降低。
半妖君还有一些需要看病的朋友,他们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他不幸有多种病,但是不好意思,按照新的规定,只能看一种,没办法一下子端了所有病痛,要看另外一种病,等这个病治好了再来。
随着医改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体制机制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基本医保制度可持续性不强,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进展缓慢,药价虚高和商业贿赂乱象突出,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加以解决。
在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方面,会议要求省直医院积极参与属地公立医院改革。确保今年6月底前上报国家改革实施方案,9月底前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步推进领导体制、法人治理、人事薪酬、编制创新等深层次改革。
在改革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总结推广深化医改创造的好做法和成熟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经验对全局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有利于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利益藩篱,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少走弯路,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医院的问题核心在医生。如果医生的技术价值与其付出相匹配,就能够促使其心无旁骛地为患者看病,患者能得到更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医院及医生的社会形象也会得到改善,医患双方将会双赢。
从百万医护去“编制”,允许大医院医生到下一级去坐诊,均衡各地资源分布,也促进地区整体医疗水平上升,建设慢性病防治队伍和人才建设,降低老百姓看医成本,有效解决看贵。
医药分离给了患者很大的自由,“有的慢性病患者可能就请假一两个小时来看病,他们看完病后可以先回去工作,等下班了再去家附近的药店拿药,时间上大大自由了。”
到2020年,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探索建立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引导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
截至2015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6.34岁,这一数字比2010年提高了1.51岁。而在此次公布的《规划》中,对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又提出了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