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慢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得到改善,城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明显降低。
半妖君还有一些需要看病的朋友,他们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他不幸有多种病,但是不好意思,按照新的规定,只能看一种,没办法一下子端了所有病痛,要看另外一种病,等这个病治好了再来。
对基层进行摸底调查时发现,基层机构设备陈旧、人才匮乏、没有EMR,就诊数据记录不全、辅助检查结果没有数字化,导致在乡镇的患者都得不到有效的检查诊断。
医院绩效同时还是大政治,不但要符合医改的大正方针政治问题,涉及到院长的“乌纱帽”,这就需要绩效方案需要规避政治政策风险,同时由于绩效方案是利益的在调整,设计员工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内部的和谐稳定,是一门政治经济学。
解决医务人员薪酬低问题,医院的收入计费体系需要进行很大的改变。“不能过分依靠仪器设备,而忽视了医生的技术能力。同时,还要改变医药流通领域的问题,避免对药品的依赖”。
针对贵州省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偏低和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基本情况,《方案》提出了在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区域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共享及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上加快改革发展。
从投票结果可以看出,最受医生关注的医改措施为:“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
“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分级诊疗试点”“三医联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全国两会上,医改“小目标”成了热词,从代表委员到卫计委、人社部官员,不断“问诊开方”。而不少网民面对这些专业词汇,留下了“捂脸”表情——“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