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基因编辑技术再获新突破

美国著名华裔科学家MIT张锋教授团队是该领域的领先小组之一,最近发表论文提供了一种更好的CRISPR基因编辑工具,他们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在细菌蛋白库中寻找更理想的DNA切割酶,获得了成功,使该技术超更简单、更便宜、更快、更准等方向上迈进一大步。

端粒启发,新科研环境下的 Omega-3

刚刚结束的伦敦 2015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ESC 主席 Fausto Pinto 教授提出,心血管疾病已是全球死亡主要原因:全球 51% 女性、42% 男性的死亡原因都是心血管疾病。

最新发布
2018-04-11

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发现“返老还童”密码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下称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研究院裴端卿及其团队,经过5年时间,研究通过化学方式,诱导细胞回到年轻状态的方法。

2018-04-10

迄今最综合癌症基因组图出炉

TCGA是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的。在新研究中,华盛顿大学肿瘤学系计算生物学主任丁莉教授领导的团队共确定了约300个驱动肿瘤生长的基因,且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半以上肿瘤携带的基因突变可被现有疗法治疗。

2018-04-10

肺癌福音!新研究可成功靶向85%的肺癌!

近来已做了大量工作来揭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癌中的作用。抑制EGFR的新药已经开发出来并被批准用于治疗非小型细胞肺癌(NSCLCs),但它们表现出的功效却非常有限,维持时间通常只有10%到15%。

标签: 肺癌 靶向 小型细胞 
2018-04-10

新华社揭秘:这些“最伪科技”产品

新材料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石墨烯作为“新材料之王”,十三五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都将石墨烯纳入大力发展的新材料领域。但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新型纳米材料还“活跃”在另外一个领域——养生保健产业。

2018-04-10

智慧医疗:胶囊胃镜机器人登场

我国是胃癌大国,每年新发胃癌68万例,死亡50万例。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胃镜检查是最佳检测手段。然而,我国专业内镜医师不足4万人,存在很大医疗缺口。

标签: 胶囊 胃镜 机器人 
2018-04-08

所有ACS患者应给予双负荷剂量抗血小板治疗?针对≥75岁ACS患者的最新研究结果天渊之别!

研究显示,在总研究人群中,与非负荷组相比,双负荷组患者的院内MACE(HR=1.66)和全因死亡(HR=1.78)风险显著增加;严重出血(6.2%与2.5%;HR=2.34)和所有出血(10.7%与4.8%;HR=1.98)风险也更高。

2018-04-08

人工智能颠覆医疗行业吗?

在人工智能对于医疗方面的学习、个案判断基准,都是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不同。长年投入人工智能开发研究的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生命情报学科?医生从患者的问诊结果中,抽离出重要的关键讯息,借以作为初步和广泛程度的判断,再以结果来对患者的病理做出辨别。

2018-04-08

Nat Genet:利用CRISPR鉴定出潜在的HIV治疗靶标

利用CRISPR对源自HIV敏感性的CD4阳性T细胞的一种细胞系进行筛选,研究人员鉴定出5个基因:当让它们失活时,会让细胞免受HIV感染,同时不会影响细胞存活。

标签: CRISPR HIV 治疗靶标 
2018-04-08

纳米抗体可减轻炎症和痛苦

研究人员在肾脏炎症和患上变应性发痒的皮肤状况的小鼠身上,进行了纳米抗体实验。通过注射一种纳米抗体,减少了小鼠的炎症,而且小鼠疼痛缓解,同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标签: 纳米抗体 炎症 疼痛 
2018-04-08

中国免疫抗癌药物再获突破

依生生物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译说:“这一创新药物获得新加坡卫生当局HSA的临床批文是在该产品获得美国FDA授予的治疗肝癌的孤儿药资质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对该产品的药物组分、抗癌机理、安全性、疗效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综合科学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