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慢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虽然这位患者因为适应症不符而被“拒绝”,未能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进行治疗,但正是该院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对适应症的严格把控,以及对患者开诚布公的帮助,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感谢。
今天,几乎所有的医媒体都转发了一篇文章,那就是河南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中秋节被逼抱死婴尸体游街示众。
近年来,暴力伤医屡屡发生,令人忧心忡忡。在以药养医体制难以从根本上触动的前提下,业内人士在分析暴力伤医深层次原因时,都不约而同把矛头指向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压力,心理健康常常被别人忽视,而中年医护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威胁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谁来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6月16日上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该院放疗科一名男医生在电梯口被一名鼻咽癌患者泼汽油大面积烧伤。
事件一出,不少网民惊呼“以后进医院难道要过安检?”专家表示,医疗机构属于特殊公共场所,安全防范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呼吁公众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滞后性,并应谴责暴力伤医行为。
怎样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在已经有相关法律条文、多地公安开始坚决处理医暴的情况下,医院管理者和医生要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要说近年来媒体曝光的伤医辱医的手法和后果,用花样翻新、令人发指来形容并不为过。一般的脚踹扇耳光+轻微伤仅仅是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