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午,记者在省中医院门诊一楼大厅见到王新象,当时他正在医院做志愿服务。眼前的这位“公益先生”今年已经59岁了,一头利落的短发,脸上没什么皱纹,手臂还可以看到肌肉,身体非常硬朗!
王新象说,到今年5月4日,他已经献血127次了。虽然他经常在医院做志愿者,但十多年来,却没到医院看过病,连小感冒也没得过。到底有什么健康秘诀?他回答:“可能是每天骑车两小时,以及经常献血,保持一颗公益热心肠的原因吧!”
18年来无偿献血超百次
之所以称王新象为“公益先生”,是因为他有太多身份:浙江血液中心终身服务志愿者、浙江省无偿献血协会发起人之一、中国骨髓库五星级志愿者、省中医院“仁和之家”志愿者……朋友们最佩服王新象的是,从1996年到现在,他献血超过百次。1996年,王新象和老婆第一次参加献血。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坚持。
“到现在我已累计献血接近5万毫升,基本上每月去省血液中心一次,是机采成分献血,如果是献全血,需要半年献一次。”王新象拿出一本陈旧的献血证,上面写着“AB型”,“献成分血是指只提取血液中的一种成分,身体恢复比较快,所以基本上一个月后我就可以再献一次。”
如此频繁献血不会影响健康吗?王新象摆摆手说:“我咨询过医生,献血可以提高造血功能,可预防、缓解高黏血症,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这十几年献血,除了能帮助别人,我自己身体也变好了,以前还会有个小毛病,现在完全不用看病。”
为了消除其他人对献血的认识误区,王新象每天把献血证带在身上,遇到不理解或者害怕献血的人,他就拿出来给他们看,告诉他们,“你看,我献了这么多血,不是照样很健康吗?”
43年每天骑车两小时
王新象还有一个保持健康的秘诀,从他17岁工作开始到现在,他坚持每天骑车两小时左右。
“一开始工作单位远,在方家塘那边。我住在城站附近,每天来回骑车要两三个小时。”王新象介绍,“我早上挺早起来,有节奏地慢慢骑。骑太快很容易喘。”
后来,他陆续换了几个工作,自行车也从老爸留下来的“老爷车”换到凤凰牌,再换到现在的公共自行车。始终不变的是,他每天坚持骑两小时车的习惯。
“我没有特别规定要在什么时候、骑哪条固定路线。以前上班骑车,主要是去单位的这条路。现在退休了,就会随意骑车出去转转。我把骑自行车当成了出行唯一的交通工具,现在就是坐公交车都觉得不习惯了。”王新象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夜骑锻炼,他很支持。“一些人可能会选择喝运动饮料,我的建议还是喝矿泉水最解渴最健康,我自己也保持了这个习惯。”
还有一点,王新象提醒大家,如果是早上选择骑车运动,最好吃一些稀饭、馒头等清淡的早餐,以免反胃。另外,饭后不要马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