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公众对新冠知晓如何 这份调查告诉你

公众对新冠知晓如何 这份调查告诉你

2020-02-22 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公众对本次疫情的传播途径及易感性有较好的理解,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和病毒潜伏期完全了解。对病毒的易感性以及感染的主要表现也表现出较好的认知(完全了解者达到60.0%)。但对病毒的有效灭活途径等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现在已进入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白衣天使在一线奋战,各部门工作人员协同保障疫情防控。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从宏观层面,如公众行为、信息传播等方面开展了相应调查。

此次调研于2020年1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截至2020年2月3日零时,共收集有效问卷8048份(因疫情所限,通过网络调查员采用电子问卷完成调查),样本涉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尚未收集到台湾地区问卷),以及部分海外地区。调查样本结构如下:城镇居住者5472人,农村2576人;男性3061人,女性4987人。

对疫情有一定认识总体未达恐慌态势

有10.7%的被调查者在2019年12月便开始关注在华南海鲜市场出现的疫情。而在2020年1月20日,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对疫情进行解析后,引起了公众对疫情的高度关注。

公众对病毒的传播途径及疾病的易感性有较好的了解,但对病毒的有效灭活途径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同时,本次疫情虽对公众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但基本平稳,而公众对本次疫情的风险感知则处于较高水平。

另外,公众对本次疫情的传播途径及易感性有较好的理解,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和病毒潜伏期完全了解。对病毒的易感性以及感染的主要表现也表现出较好的认知(完全了解者达到60.0%)。但对病毒的有效灭活途径等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90.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在不同程度上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73.7%的被调查者表示,在人群聚集处容易感到紧张,但总体还未达到恐慌态势。

较早开始自我防护大多数公众能做到

本次调研涉及了公众10类疫情防控行为,如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正确洗手、避免去人员密集型场所等。在采取相关防控措施方面,80%以上的被调查者,在疫情发生早期便及时采取相关防控行为,包括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掩住口鼻,保持室内清洁、勤开窗通风,避免去人员密集型公共场所等。

分析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防控行为采纳率更高(达到60%以上);与农村相比,常住地为城镇地区者防控行为采纳率更高(为68.0%左右);从年龄分布来看,18~25岁年龄段人群防控行为采纳率最高,60岁以上者防控行为采纳率最低。

信息公开、解析教育到位帮助公众更好认识疾病

对采取10种疫情防控行为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公众选择10种行为的首要原因均是感知到此次疾病的严重性,第二位为此次疾病的易感性,第三位为采取该行为可有效防控疾病。这三个原因也是综合排序累计占比最高的原因。

该调查结果也说明,政府的信息公开、专家解析、健康教育等措施,使得公众对本次疾病的严重性及易感性均有较好的认知,并能积极采取相应行为。

综合排序来看,影响戴口罩行为实施的累计占比最高原因是主观困难,也是其首要原因,提示部分家庭因经济条件有限、年老独居者难以购买等,影响了该行为的发生。此外,影响其余行为累计占比最高的原因为“认为采取该行为对自身健康无影响及感觉疾病离自身很远”。如拒绝咳嗽、打喷嚏捂住口鼻及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等行为,提示此类行为仍需持续关注,进一步提高公众风险感知。

综上,因疫情所致,本次调查代表性有限,但反映出多数公众已高度关注和重视此次疫情。党和政府的重要举措、专家学者的剖析解释,均使得公众的风险感知和对疾病的认知有了大幅提高。

大多数公众已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各项防控行为,男性、农村居民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仍需得到持续关注。同时,贫困家庭、空巢家庭、留守家庭也应予以高度关注。对于佩戴口罩、打喷嚏捂住口鼻等行为,仍需持续性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在消除其主观困难的同时,客观条件也应给予以相应支持。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