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上了年纪,就得多补钙,吃了某某钙,腿不疼了,腰不疼了,走路都带风。”只要钙补足了,就可远离“骨质疏松”了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悄无声息的疾病——“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量降低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但只要我们清醒地认识这个疾病,加强早期的识别与筛查,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
“骨质疏松症”主要有哪些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骨质开始流失时,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骨质疏松的加重,会出现周身疼痛、身高变矮、驼背、容易发生脆性骨折等。
哪些人群易患“骨质疏松症”?
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骨质疏松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70岁以后。但骨质疏松症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下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
(1)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如体力活动过少、过量饮酒、吸烟、饮过多含咖啡因的饮料、过度节食、营养失衡、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高钠饮食、低体重。
(2)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如早绝经(绝经年龄<40岁)、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肾脏及心肺疾病等。
(3)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一些药物也易致骨质疏松,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肿瘤化疗药、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药物等。
如何进行骨质疏松症风险初步评估?
临床上评估骨质疏松风险的方法较多,这里推荐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可作为疾病风险的初筛工具。见下表1
表1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上述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或FRAX?风险评估
BMI:体质量指数;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如何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临床上常用骨密度测量。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体积密度)或者是单位面积(面积密度)所含的骨量。我国已经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临床上为诊治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测定指征见下表2。
表2骨密度测量的临床指征
IOF: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OSTA: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调整生活方式
(1)加强营养,均衡膳食
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300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2)充足日照
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地于阳光下晒15~30min,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3)规律运动
适合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包括负重运动及抗阻运动,推荐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肌肉力量练习包括重量训练,其他抗阻运动及行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始新的运动训练前应咨询临床医生,进行相关评估。
(4)其他
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钙剂:
充足的钙摄入对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
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给予钙剂补充。钙剂选择需考虑其钙元素含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同种类钙剂中的元素钙含量不同,其中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常见不良反应为上腹不适和便秘等。枸橼酸钙含钙量较低,但水溶性较好,胃肠道不良反应小,且枸橼酸有可能减少肾结石的发生,适用于胃酸缺乏和有肾结石风险的患者。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时应避免使用钙剂。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钙剂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2)维生素D:
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成人推荐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IU(10μg)/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推荐摄入量为600IU(15μ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IU(50μg)/d;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剂量可为800~1200IU/d。
临床应用维生素D制剂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浓度。不推荐使用活性维生素D纠正维生素D缺乏,不建议1年单次较大剂量普通维生素D的补充。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肾性骨营养不良;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自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血磷性维生素D抵抗型佝偻病;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健客价: ¥48.81.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 2.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接受血液透析病人之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3.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4.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5.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6.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7.低血磷性维生素D抵抗型佝偻病等。
健客价: ¥421.适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以预防腹部和脊柱骨折。 2.适用于治疗男性骨质疏松医甲增加骨量。
健客价: ¥56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的钙补充剂,并帮助防治骨质疏松。
健客价: ¥40补钙。
健客价: ¥99补肾,强骨,止痛。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骨痿,症见骨脆易折、腰背或四肢关节疼痛、畏寒肢冷或抽筋、下肢无力、夜尿频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