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一种终生疾病,如果停药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
血压达标是在药物作用下的达标,如果停药仍会反弹,引起血压波动,产生心、脑、肾、微血管等靶器官的并发症,因此一定要谨记终身服药的原则,定期去医院随访,不能随意停药。
同时,尽量选择合适的长效降压药,防止短效降压药引起血压波动。
以下情形,牢记不可随意停药:
工作繁忙
“工作繁忙,经常忘记服降压药”。特别是中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工作繁忙,压力大,很多时候无暇顾及身体健康,经常忘记服药,造成了被动停药。
患者要提高对降压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每天早上洗漱后服药。每天服用1次,可以控制24小时的血压。
运动锻炼
“每天锻炼就能降血压,无需再用药”。这是一个误区。
虽然说规律运动确实有助降压,特别是那些微微出汗状态下的运动。但其降压作用有限,有时血压暂时恢复正常,也可能继续波动。患者必须经专业评估,由医生决定是否调整剂量或停药。
药物有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有些患者宁愿少服或不服降压药。
药物都是通过完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估的,只要在推荐使用剂量范围之内,这些药物通常非常安全。相对来讲,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非常小,比起不服药对身体的伤害,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自以为“痊愈”
“不知道高血压需长期服药”。有患者以为经过治疗后,认为高血压“痊愈”了,就停药。
目前,在高血压控制上确实找到一些有效的办法,但迄今为止,高血压仍不能彻底根治。长期没有得到控制的高血压会造成血管硬化,全身各个脏器都会受损。身体健康的前提是血压必须平稳,因此降压药需要长期服。
年龄自然现象
有些患者认为高血压是老人常见的现象,年龄大了,血压都会高一点,不用老吃药。但是收缩压在中年后会持续升高,舒张压则在进入老年后,因大动脉硬化而不再上升,甚至下降。
血压水平随年龄升高绝非必然,更不能称为自然升高,而是一种病,有非常严重的后果,需要继续服用降压药。
自认为好转
有些患者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就自认为高血压好转而停药。
实际上存在很多风险,很多高血压都是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患者即使没有症状,也不可随意停药,需经医生检查并决定。
夏天血管舒展
“夏天血管舒展,血压自然会降低,可以停药”,是认识误区。
夏天是否需要调整降压方案,主要看是否有明显低血压的症状。如果有,应该减少剂量,甚至停药。但如果只根据一天或一周的炎热天气而调整用药,会大幅增加血压的波动性,提高心血管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