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急诊病人的常见就诊原因,向家属第一时间交代病情的危重会给你减少很多麻烦。至少不要等着CT报告出来前被家属纠缠。熟知一下那些致命的过程,关键时刻会挽救病人,更会保护好你自己。
1.壳核—内囊出血
统称基底节区出血。典型内囊出血呈凝视病灶,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的“三偏”症状,出血急性期患侧肢体呈弛缓性,反射(包括病理反射)引不出;数天至数周后呈中枢性偏瘫,位于优势半球侧可以出现失语。
2.丘脑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3%~31%,国内报道占17.3%。常为丘脑膝状体动脉引起的丘脑外侧核出血或丘脑穿通动脉破裂引起丘脑内侧核出血。少量出血局限在丘脑,临床上见病灶对侧半身深浅感觉缺失,自发性偏侧疼痛或感觉过度,出血波及或压迫内囊时可出现对侧偏瘫,但大多数病人以意识障碍和偏瘫起病,可出现丘脑性失语———语言慢,重复语言,发音困难,复述差等。
3.脑叶出血
以额、顶、颞多见,临床上缺乏神经系统体征或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
4.小脑出血
国内报道占脑出血的3.4%。以起病急、眩晕、头痛、呕吐为特点,少数人出现强迫头位。发病初期90%神志清楚,多可检查出小脑体征,有时有脑干体征,约20%病人病情可呈进行性加重,48小时内昏迷、死亡。
5.桥脑出血
原发性桥脑出血国内报道经CT证实的脑出血中占6%,起病急,危重,多迅速死亡。以运动障碍、呕吐、两瞳孔呈针尖样缩小最多见,其次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多见。
6.脑室出血
任何部位的脑出血,当血肿破入脑室中时称继发性脑室出血,如尾状核头、丘脑、壳核等出血破入脑室。脑室直接发生出血为原发脑室出血,如脉络丛血管,室管膜下1.5厘米区域内出血。脑室出血往往1—2小时内昏迷,量大时引起急性脑脊液循环梗阻,脑干受压,出现去脑强直状态,双侧病理征阳性。
活血化瘀,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出血后遗瘫痪,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冠心病,血管炎性皮肤病,风湿病;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已控制的晚期青光眼视野缩小症。
健客价: ¥8用于进行性肌萎缩、脑出血后遗症、心功能不全、心肌疾患及肝炎等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9适用于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
健客价: ¥12用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动脉硬化、脑出血恢复期、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脑外伤后遗症、内耳眩晕症、冠状动脉硬化及由于末梢循环不良引起的疾病等治疗。
健客价: ¥5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10活血化瘀,破血散结。用于血瘀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舌紫暗,有瘀斑等,及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脑血肿、脑血栓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