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明确规定,目录调整周期原则上为2年,最短不少于1年,避免无理由地频繁调整供应目录品种。供应目录应当满足临床感染性疾病诊疗需要,杜绝违规目录外用药或外购用药情况发生。
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要求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
一是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各医疗机构应制订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技术规范,同时推进感染性疾病多学科诊疗;
二是着力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能力,广泛开展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基层抗菌药物使用水平,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要在2020年以前设立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要疾病的感染病区或医疗组;
三是狠抓抗菌药物应用的重点环节管理,加强专档管理的内涵建设,合理调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减少预防使用和不合理静脉输注;
四是提升抗菌药物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管理,做好临床监测,并开展阶段性效果评估;
五是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合理用药指导,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定期宣传机制。
狠抓抗菌药物应用的重点环节管理
根据临床监测情况,继续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实行专档管理,并做好其内涵管理。专档管理要覆盖处方开具、处方审核、临床使用和处方点评等各环节。
要严格落实《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和《替加环素临床应用评价细则》,遏制碳青霉烯类耐药过快增长的势头。
鼓励医疗机构对耐药率较高的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等抗菌药物进行重点监控,纳入专档管理。
合理调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医疗机构要落实抗菌药物供应目录遴选和评估制度,综合考量新药和新技术应用情况,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科学合理的动态调整。
目录调整周期原则上为2年,最短不少于1年,避免无理由地频繁调整供应目录品种。供应目录应当满足临床感染性疾病诊疗需要,杜绝违规目录外用药或外购用药情况发生。
同时,应当根据临床实际,及时启动供应目录调整,将耐药率高、不良反应多、循证医学证据不足、违规使用突出的药品,清退出供应目录,避免长时间不调整供应目录。
减少预防使用和不合理静脉输注
继续加强Ⅰ类和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限制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地区,要重点关注急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情况,强调“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各地要根据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不合理的预防性使用和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限抗令"一直在路上
自2011年、2012年发布号称“史上最严限抗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讨论稿和正式稿后,各级部门相关政策、通知也陆续出台。近年来,关于抗菌素管理的文件也是频繁下发,2016年,“限抗令”已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
2016年1月,卫计委等12个部门共同成立了应对细菌耐药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明确将从国家层面采取行动,强化多部门协调配合,对细菌耐药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5月17日,卫计委在抗菌药物监测工作讨论会上通报了2014-2015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8月25日,卫计委会同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加强抗菌药物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环境污染等各个环节管理,全面提升我国细菌耐药防控水平。
10月12-14日,卫计委约谈对抗菌药物管理不力的10省市共计14家医院的主要负责人,督促整改并跟踪复查。
11月21日-24日卫计委发布《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展现了近10年来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格局,首次晒出“2010~2015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
12月9日,卫计委发布《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明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要在2020年以前设立感染病区或医疗组,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要疾病。
2017年3月3日,卫计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要求本通知发布后一个月内各医疗机构应将制定好的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上报并备案,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并要求按照规定调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周期原则上为2年,最短不少于1年。这意味着我国抗菌药的临床使用已步入“限抗令”下的新常态。
国家各部委对药品使用的管理,除了在招标采购、医保目录准入环节严控外,在临床使用上,也针对特定类别的药品进行管控,比如,辅助用药、营养性药品、抗菌素、高价抗肿瘤药品是重点监控的对象。
进入2019年,将是各省市落实国办13号文、重点监控政策的关键时期。供给侧改革深入各行各业,医药市场结构性调整加速,这些类别的品种,需要从产能结构上、工艺上、学术上、国际化上想办法。
本品为免疫刺激剂(immunostimulant),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1.呼吸道反复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 2.耳鼻喉科反复感染(鼻炎、鼻窦炎、耳炎、咽炎、扁桃体炎); 3.泌尿系统反复感染; 4.妇科反复感染; 可用于预防感染性期病症,缩短病程,减轻疾病的严重度,减少反复发作次数,也可作为急性感染时抗菌药物治疗的辅助用药。
健客价: ¥30本品为免疫刺激剂,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下列患者: 1.呼吸道反复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 2.耳鼻喉科反复感染(鼻炎、鼻窦炎、耳炎、咽炎、扁桃体炎); 3.泌尿系统反复感染; 4.妇科反复感染; 并可用于预防感染急性期病症、缩短病程、减轻疾病的严重度、减少反复发作的次数、也可作为急性感染时抗菌药物治疗的辅助用药。
健客价: ¥98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保证盐酸左氧氟沙星及其它抗菌药物的有效性,盐酸左氧氟沙星只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证明或高度怀疑又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详见说明书。
健客价: ¥6本品为局部外用抗菌药物,适用于敏感细菌,尤其是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毛囊炎、疖肿等原发性皮肤感染。
健客价: ¥11.5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保证盐酸左氧氟沙星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左氧氟沙星只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证明或高度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在选择或修改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细菌培养盒药敏试验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试验的数据做参考,则应根据当地流行病学盒病原菌敏感性进行经验性治疗。详见说明书。
健客价: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