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来肛肠科就诊的患者多了起来。
其中,很多人是得了肛周脓肿。什么是肛周脓肿?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
不少人觉得,明明就是菊花旁的个小疖子,怎么不能和脸上的一样?是不是挤掉它就没事了呢?
为什么医生非要大张旗鼓,动刀动剪的把它“一次性根治”、“切开引流”、甚至还什么“挂线”。是不是肛肠科医生闲得没事儿,特作?
真要这么想,肛肠科医生就成冤大头了!谁不想把脓肿在早期时就解决了?这样,脓肿得主就免受皮肉之苦了,医生也免于受累。
可是,这屁眼真和脸是一样的吗?
NO,NO,NO!还真不一样呢。这屁眼儿里的结构精细堪比一座古城,绝不可等闲视之。
古城有事儿了,肛肠科医生就得时不时进去倒个斗。
啥叫倒斗?且看——
以下这张图就是我们站直时候直肠与肛管的示意图。直肠与肛管之间拼接的地方叫齿状线,呈波浪状。
就是下图这个横向的波浪形的线。
这和我们平日所见的山岭是不是很相像?
我们的肛柱就类似于这一座座错落起伏的山体,而肛窦就类似于山谷。我们的肛腺就类似于山谷里的泉水、地下水。
肛腺开口大多向上,口大管细,像一个个漏斗,分泌出一些肛腺液,帮助润滑肛门,让肛门里流水涔涔、“舟”行通畅。
一旦我们吃了辛辣刺激重口味食物的时候,往往我们的大便也会变成了超有刺激感的垃圾杂物,特别是稀便、烂便或者几天不拉的特臭大便,更是如此!
这些带有浓烈气息的“生化武器”,经常有意无意地掉进肛腺并沿着肛腺向下蔓延。由于肛腺呈斗型的,想要把这些脏东西排出来并不简单。时间一长,细菌也就越来越多、队伍也越壮大,感染部位越来越多,这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肛门有坠胀感,肛窦炎就发生了。
当细菌等有害物随着肛腺往下走,走到尽头就到了皮下,没地儿可走时,各种炎症就侵蚀肌体逐渐形成了个脓腔,里面充满了脓液和坏死组织,也就是我们说的肛周脓肿了。
这时,脓肿得主会有屁眼儿坠胀、疼痛、屎意正浓。无奈千呼万唤这屎也不出来,脓主坐立不安、难受极了,感觉“大粽子”在“斗”里发威了。有些“大粽子”还闹得“斗翻地覆”,导致脓主发烧。
由于大多数肛腺分布在肛门后正中,所以大多数脓肿也是出现在肛门后正中,医生“倒斗”时,也会常规翻翻后正中的“斗”,看看还有没有地下通道。
手术当中,医生会有各种手段让这些化脓的斗形道道现形,比如用探针、比如用美蓝。麻醉后,医生往往会在探查时发现各种不同形状的斗:有些人的斗是浅的、一些是深的、一些是单房、一些是两房一厅、一些是复式结构上下几层、还有一些是蜂窝状、蹄铁形……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都有。
这下,你大概明白了这屁眼儿和脸可真是不一样啊,里面结构精细不说,一旦感染起来,也是机关相通、洞洞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当然了,这里讲的肛腺感染是绝大多数肛周脓肿的病因。
所以还是劝各位好好保护好自己的这座古城,注意清淡饮食,每天摄入蔬菜水果,以利于我们能顺利干爽地排便、古城排污通畅;便后清洗肛门,让我们的城市减少污染、窗明几净;合理作息,让我们及时修复各种裂口和污染口,减少管道隐患。
说实话,医生也不想总是去倒斗,倒得多了,总不免会有些遗漏、差错发生,医生也不是神仙嘛。预防为主,愿新的一年里各位菊花安好、猪圆玉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