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惠州的李伯,最近喝鸡粥,一不小心将一块鸡骨吞下去了,好巧不巧,鸡骨就卡在食管,造成食管——纵膈——气管瘘,随后引发一系列的细菌感染、化脓,让李伯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幸而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子文主任团队的积极治疗下,转危为安,这才保命出院。
鸡骨头卡在食管,千万耽误不得
年近七旬的李老伯比较爱喝鸡粥,近日一天中午,他喝粥的时候,一不小心吞了一块鸡骨头,当即发生了呛咳反应。过了两天,李伯觉得自己胸口有点疼痛,不停地用手拍拍胸口。第四天后,李伯胸口疼痛加剧,咳嗽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家里人赶紧把李伯送往当地医院就诊。
“在做CT检查时,发现鸡骨卡在食管,已经导致食管壁穿孔”,市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梁志科副主任介绍,李伯在当地医院虽然立即手术取出了鸡骨头,但是因为之前耽误了四天时间,鸡骨损伤食管处已经产生了细菌感染,与之相连的纵膈、气管等均被侵蚀,出现严重的皮下气肿、纵膈感染、脓肿形成等现象,情况十分危重。
食管-纵膈、气管瘘命悬一线
随即李伯迅速转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病房。“当时我们接收到患者时,他在当地医院已经做了气管切开,入院时存在呼吸困难,由于细菌感染,腹部以上至头部已经像气球一样肿起,气管切开处见大量黄色粘稠分泌物,肝脏上也有十几公分的脓肿,纵膈腔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情况十分危重。”梁志科副主任医师说。
在收治入院的当天,医生们马上给李伯做了颈部、胸部、腹部CT,CT见纵隔大量积脓引流不畅,而且合并呼吸衰竭、心率>120次/分,血压不稳多脏器功能障碍等严重脓毒血症表现,因此诊断为“食管-纵膈、气管瘘、呼吸衰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子文主任团队立即请了胸外科等专家来进行会诊。食管-纵膈瘘死亡率高,会诊意见都认为患者很难挺过来。
“患者肌酐指数高达339umol/L,PCT(全身CT)最高达到54ng/ml,这些都远超正常指标,同时还发现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疾病,多器官功能不全,不利于抗感染治疗,像这种情况死亡率非常高。”
对病情进行详细讨论后,决定在胸外科医生的协助下,一边对患者进行纵膈脓肿引流,引流出大量黄色粘稠分泌物;另一边进行强有力的抗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控制血糖、营养支持、保护脏器功能等系列治疗。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病情终于得到控制、好转。患者呼吸困难缓解,顺利脱离呼吸机,纵膈引流管引流液明显减少,痰量逐渐减少,痰色由黄色转白色,出院前在无吸氧下能坐轮椅在病区活动。经一系列复查提示患者纵膈脓肿明显吸收,皮下气肿消失,已安排出院。后续只需遵医嘱恢复治疗即可。
聚餐进食,尽量避免谈笑
从近年来收诊情况来看,在节假日期间聚餐发生异物咔喉的病例不少,且年龄段多集中在中老年及儿童。赵子文教授提醒大家,在节日聚餐进食时一定要细嚼慢咽,特别是食用带尖锐骨头和鱼类等食物时要谨慎,尽量避免谈笑,专心品尝食物。
如果发生异物卡喉的情况请及时就医,切不可再继续进食,尤其不要用吞馒头、喝醋等土方法尝试把异物带下去,以免加重局部损伤,更有甚者或刺破周围大血管危及生命。如有觉得不适,应尽快就医,不要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