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疾病资讯 > 为什么有的医生说话不中听

为什么有的医生说话不中听

2019-01-28 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医学是生命在时间和空间层面的科学解读,医治躯体病痛和抢救生命是医生的本分。但医生语言中的幽默智慧和文字的通达深刻,更触及人性本质,更启迪同感共情,使人更乐意接受,更有可能改变认知和行为。

 临床专业技术固然是基本功,但语言的作用不容小视。缺少了这一环,有时会影响技术正常发挥,甚至还可招致医疗纠纷缠身。如何使语言更具感染力是门不小的学问。

关注躯体更关注心灵

医学是生命在时间和空间层面的科学解读,医治躯体病痛和抢救生命是医生的本分。但医生语言中的幽默智慧和文字的通达深刻,更触及人性本质,更启迪同感共情,使人更乐意接受,更有可能改变认知和行为。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医生如何让患者对枯燥的医学科学感兴趣,并且对医疗技术有信心;如何深入浅出分析客观信息,又不屈服于患者不切实际的主观意愿;如何言简意赅告知医疗措施的不确定性,又不导致患者轻易放弃值得去冒的风险;如何在解释临床结局与患者诉求背离时,既忠实科学又减少伤及病患情感,用好语言这个“让信息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载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善用语言可产生共鸣和共情

现代人际关系(包括医患关系)已从小范围彼此熟知转为大范围技术协作,每个人都在无察觉的状态下与许多陌生人分工协作。彼此素昧平生,也不需要投入过多感情。医生的诊疗过程亦如此。很多人认为,即便医生少言寡语,也不妨碍治疗效果。

这个现象的深层原因可能应归咎于医学教育和学习经历的缺位。现代医学虽已经意识到了生物医学对患者心理活动的忽视,医学教育也已设立相关课程,但收效甚微,缺乏有趣、有效表达的带教,对年轻医生也无吸引力。

语言功底的培养并不比严谨的科学素养培养轻松。事实上,语言贫乏和文字呆板并不代表科学严谨,因为它不能产生共鸣;语言感召和文字清晰能为技术增色,因为它可以营造共情。

作为内分泌专业的老医生,我深知适度医疗的重要。最近,读到作家木心的一段话,让我产生共鸣:轻轻判断是一种快乐,隐隐预见是一种快乐。如果不能享受这两种快乐,知识便带来愁苦。“轻轻和隐隐”是对适度行医最好的诠释。医学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医疗不断推陈出新,医生总有学不完的知识。如果埋头紧追最新进展、最新指南,不留一些慢慢思考和细细观察的空间,便会收获许多“愁苦”。医生应充当生命守夜人的角色,“轻轻”观察生理变迁,“隐隐”预判病理走向。尤其对于慢性病,适度使用医学技术,留1/3空间给患者自我身体调节,留1/3空间观察药物发挥作用的优劣,留1/3空间启发患者互动和心灵回应。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