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疾病资讯 > 钱到底有多「脏」 看完你还敢不洗手吗

钱到底有多「脏」 看完你还敢不洗手吗

摘要:在纸币的表面,除了肉眼能看到的明显污垢外,还隐藏着大量的微生物。研究发现,每张钞票上有病原微生物26000-69000多个,最多可达30余万个

 你知道钱有多脏吗?不管是纸币还是硬币,很多人对卫生的关注度还是不够高。虽说数钱的滋味是不错,但不注意的话,还是很容易得病的!

钱到底有多“脏”?

在纸币的表面,除了肉眼能看到的明显污垢外,还隐藏着大量的微生物。研究发现,每张钞票上有病原微生物26000-69000多个,最多可达30余万个。

其中,包括大肠埃希菌属(19.1%)、沙门菌2(13.4%)、志贺菌(21.0%)、葡萄球菌属(15.3%)、链球菌属(16.1%)、铜绿假单胞菌(9.6%)、真菌(5.2%)等。另外,研究人员还在800张人民币中检出196张带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纸币。

研究还发现,纸币的带菌数量与流通机会大小有关。比如,10元纸币的污染最严重,其次是50元纸币,然后才是100元纸币。

钱会带来哪些疾病?

人们频繁地接触受污染的纸币,就有可能被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所感染,患上传染性疾病。

肠道中毒

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都可入侵肠道,引起腹痛、腹泻、肠道出血、发热等症状。

化脓性炎症

葡萄球菌可直接侵入皮肤,引起甲沟炎毛囊炎、麦粒肿、伤口化脓等。链球菌可经呼吸道入侵,引起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气管炎、肺炎等。

手廯、甲廯

纸币上的真菌接触皮肤后,没有及时清理,会在皮肤上繁殖形成手廯、甲廯,出现水疱、皮肤角化脱皮、糜烂、指甲损坏等症状。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病毒在纸币中的检出率不低,达24.5%,它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未接种疫苗的人极易被传染。

哪种用钱方式最容易“招病”?

纸币表面病菌虽多,但不当的用钱方式才是病菌传播和疾病传染的罪魁祸首。人们不当的用钱方式主要有下面这3种。

1

用手指蘸口水点钱

在我国普遍存在着用手指蘸口水点钱的方式,特别是在商贩和部分农民中更为普遍。这种不当的点钱方式,提供了细菌经口进入人体的可能性,一旦口腔粘膜有破损,更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2

拿完钱又拿食物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直接用拿过钱的手取食物。特别是一些商贩,常常用接钞的手直接拿食物给顾客,这样钞票上的细菌就很容易随着食物进入人们的腹中。更有甚者,把钱和食物放在同一个袋子中,更容易造成钞票上的细菌和食物的交叉,使食物被污染,容易造成疾病。

3

用钱后不洗手

银行出纳员点钞,虽然用海绵蘸点,但点钞后病原留在指头上,若不洗手直接进餐,就可能会将病原吞进肚子里,若不洗手上厕所,则会把病菌引入泌尿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有效的预防方法——用完钱就洗手

在电子货币全面普及之前,点钱取钱仍不可避免,要防止疾病的传染,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完钱后认真洗手。

这里必须要认真地科普一下【洗手六步法】,经常接触纸币的商家、会计、银行工作者都要get这项技能!

准备物品:抗菌洗手液、水龙头

具体步骤:挤适量洗手液在掌心,按照以下方法揉搓双手,揉搓16秒后,再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当然,实际在洗手时不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顺序来,确保手上每个部位都搓洗到,才是最重要的!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