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6个月大的婴儿在村卫生室接受中药灌肠退热治疗,让人感到无奈的是,患儿病情迁延不愈,甚至给身体造成了终身损害……
我们还是先就事论事,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据长江日报11月11日报道,今年八月初,湖北荆州一个半岁大的婴儿小游第一次生病发烧。以为是普通感冒,奶奶把小游带到村里的卫生室就诊,村医用中药灌肠退烧,略有缓解但很快又发起高烧。孩子被送到县医院治疗,病情一直反复,随后又被转到武汉儿童医院治疗,患儿被查出多脏器受损,如今的小游每天都要做十多个小时的透析,通过机器来维持生命,小游的家庭也因此承受着高达30多万元的治疗费用。
医生分析,导致孩子出现这一幕的重要原因就是当初的“灌肠”退烧,因为有一些药物通过灌肠治疗一样会进入到血液里面,而且有可能当地使用的是比较大的剂量,造成肝脏、肾脏、心脏的损害。
相信很多读者在看完这则报道后都觉得后背发凉,中药灌肠疗法被基层医务人员用于治疗小儿的一些常见病,而且是除了口服、注射之外的另一种相对靠谱的给药途径,怎么会存在这么严重的安全隐患。以后,还能开展类似诊疗吗?
在读者群里,就这次事件大家议论纷纷:
@王医生诊所:我以前还给患儿用过这样的治疗方法,还好没出事,想想都后怕。
@全科医生:输液发生不良反应出事了,小儿推拿也出事,现在又是灌肠,以后咱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杏林好手:灌肠在《乡村医生基本医疗服务诊疗指南》里面有介绍啊,也是基层最常见的诊疗方法,怎么会出事呢?现在医生真难当。
@白衣:孩子这么小就给他直肠给药,给我一百个胆子也不敢!
@幸福人生:我一般只给患者通便才用得上灌肠,像这么直肠给药的基本不用,再说了小儿中药灌肠需要有一定的中药理论基础,讲究辨证论治。如果辨错证型用错药剂,不但无效还可能加重病情。
@春生:小儿退热方法那么多,为啥不用点物理型的。是药三分毒,婴幼儿器官发育不健全,肠壁还薄,这么给药或多或少都会被吸收掉,如果剂量大,指不定还有不良反应。基层行医,各位同仁多留个心眼。
婴幼儿灌肠给药安全吗?灌肠退热和使用退热栓是不是一回事?
大众普遍认为,灌肠退烧和往肛门里塞退热栓是一回事,退热栓一般在家自己就能操作,去医院、诊所看病,还是会选择来点专业的灌肠疗法。毕竟,一是相对静脉输液来说看似温和,二则比起吃药、打针孩子容易抗拒,灌肠退热再合适不过。
而事实上,灌肠退烧并不能等同于退热栓治疗。在刚才的视频里,专家也做了解释,退热栓在临床上有剂量要求,而且插入位置相对表浅,是比较安全的给药方式,而灌肠是将一定的水剂,送入身体一定深度。如果使用不当,如剂量过大,很有可能对患儿心脏、肾脏、肝脏造成严重损害。
另外,给小儿施灌肠术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小编请教了好几个专业的医生朋友,他们都表示在给婴儿灌肠的过程中,对用药指征、操作手法、药物选择以及药物剂量上都有严格要求,很多大医院都不推荐在常见病诊疗中对婴幼儿使用这一给药途径。再加上,患儿肠道还处于发育期,操作不当还容易造成粘膜的损伤。
家长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误将孩子推向了鬼门关,我们医务人员作为守护患儿生命健康的第二道防线,就不能疏忽大意,轻易尝试用这种方法来处理小儿常见病。
基层医生能不能使用灌肠疗法治病?
既然不安全,那基层医生是否能开展灌肠疗法?
有医生坦言,到现在为止国家也没有提倡,也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可以执行,大家都是在乱用药物,口服的、静脉用的,只要是药物就都灌进去。大多数所谓的经验方药量都会超出口服或者静脉用药很多倍。
小编通过国家卫健委官网发现,2010年原国家卫生部办公厅有一个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要求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开展培训。其中有一项培训内容就包括:灌肠技术。也就是说,在基层接受完培训的全科医生是能开展灌肠治疗的。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这项技术是归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类别中的,在基层多半也是用来解决患者和肠道有关的疾病,至于能否辅助治疗其他疾病,暂时没有在官方查到相关资料。
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很多机构在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涉及的内容是包括中药灌肠技术的。综上来看,灌肠技术甚至包括中药灌肠技术,在基层还是能用。但我们在使用这项给药途径的时候,还是得慎重,不符合使用指征的尽量不用。
婴幼儿退热,怎样处理更安全?
医生普遍建议,一般体温超过38.5℃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可采用药物退热治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更安全有效,不推荐安乃近和阿司匹林。
当小于3个月婴幼儿发烧,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如温水浴30—40℃水温、冰枕降温、室内温度控制25℃等;体温<38.5℃,身体未出现明显不适,不推荐药物退热;
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特别是有过高热惊厥史患儿,建议采用退热剂。若出现高热惊厥、精神不好或呕吐加重等应及时就医。
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用于脾失运化,瘀浊阻滞,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腰痛疲倦,面色萎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粘滞及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2用于防治左卡尼汀缺乏。如慢性肾衰病人因血液透析所致的左卡尼汀缺乏。
健客价: ¥57.5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用于脾失运化,瘀浊阻滞,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腰痛疲倦,面色萎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粘滞及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3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用于脾胃气虚、浊瘀内阻、升降失调所致的面色萎黄、腰痛倦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黏滞;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0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用于脾失运化,瘀浊阻滞,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腰痛疲倦,面色萎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粘滞及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34.8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用于脾胃气虚、浊瘀内阻、升降失调所致的面色萎黄、腰痛倦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黏滞;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