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宫颈癌,查HPV还是TCT?哪个更靠谱?
由于近两年来HPV疫苗的上市,大家对宫颈癌也逐渐增加。
我们都知道宫颈癌筛查需要检查HPV和TCT,但是拿到检查报告时却是满脸问号,这些检查报告到底怎么看呢?
TCT和HPV是什么?
TCT
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TCT宫颈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HPV
即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临床上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元凶”。
14种高危型HPV
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
7种低危型HPV
包括HPV6、11、42、43、44、53、cp8304
两种或两种以上HPV亚型阳性者为HPV多重感染。
大家在复查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医生沟通,可以只针对“高危型HPV”进行检测。
HPV和TCT到底查哪个?
HPV是检测有无可能导致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高危病毒感染,TCT是检查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宫颈细胞是否发生了异常变化。
TCT
TCT是对结果的检查。
宫颈病变筛查的三部曲:TCT、阴道镜和病理学诊断。TCT作为第一道关卡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TCT,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是应用于妇女宫颈癌筛查的一项先进的技术。
但是单一的细胞学检查还不足以评估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根据现行的筛查方案,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的女性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组织学评价。
HPV
HPV是对病因的检查。
临床上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元凶”。目前上已发现120余种HPV,大约有35种类型与生殖道感染息息相关。每5个女性当中就有4个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会感染HPV,目前已知有一百多种不同类型的HPV,其中大部分HPV类型被视为“低危型”,并不会引起宫颈癌。
HPV感染高峰在18~28岁和40~44岁两个年龄段。鉴于HPV在体内可以潜伏10年甚至更长时间,把HPV检测作为常规筛查的一部分很重要,这样可以提高早期检出率,最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推荐筛查流程
21~29岁
推荐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即脱落细胞学检查),美国FDA认为对于25岁以上的女性也可以单独做HPV检查。
30~65岁
可以选择每5年做TCT和HPV联合检查,或者选择继续每三年做一次单独TCT检查,总之不建议单独做HPV检查。
连续筛查未发现病变者,可考虑在65岁左右停止筛查,但要保证之前的三次TCT检查或者两次联合检查的结果是好的。
丹参保心茶:活血化瘀。用于心血瘀阻型胸痹的辅助治疗,可缓解胸闷、心痛、心悸。 替格瑞洛片:本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包括接受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降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健客价: ¥691.9补充维生素C。
健客价: ¥9.9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健客价: ¥13.8高血压。心绞痛。伴有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症状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
健客价: ¥15主要用于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 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周围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价: ¥35.9用于治疗自然或术后绝经所致的围绝经期综合征。
健客价: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