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邓迪大学JosieMMEvans团队在顶级医学期刊BMJ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二甲双胍与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病率的论文。
他们分析了苏格兰地区31万人的数据发现,与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发病率下降23%[1]。
这篇开创了二甲双胍抗癌作用先河的研究,在医疗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随后,很多研究得到了二甲双胍的使用与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有关的结论[2,3]。
在一些癌症动物模型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了一些粗线条的机制,例如二甲双胍可以激活LKB1/AMPK抑制mTORC1信号传导[4],可以促进癌细胞的凋亡[5],等等。
不过呢,就在我们以为已经接近真相的时候,2015年,刊登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在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2期临床试验中,添加常规糖尿病治疗剂量的二甲双胍,并没有改善吉西他滨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6]。
这是怎么回事儿?回顾性研究发现有效,正儿八经的临床研究又显示无效。
二甲双胍抗癌是假象,还是背后有不为人知的真相?
近期,MIT的LucasB.Sullivan和MatthewG.VanderHeiden团队[7],以及洛克菲勒大学KivancBirsoy[8]在顶级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上背靠背发表的两篇论文,或许可以解答我们心中的疑惑。
他们发现,在肿瘤微环境中,天冬氨酸是肿瘤增殖的关键限速因素,缺少天冬氨酸,肿瘤的生长会被限制。二甲双胍之所以能抑制肿瘤的生长,正是与天冬氨酸有关。
我们都知道,在肿瘤微环境里面,氧气匮乏是限制肿瘤生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仅仅知道这一点,还不足以杀死肿瘤。如果我们能知道在氧气匮乏的条件下,哪个因素对肿瘤的生长影响最大,或许我们就可以给癌细胞来一次“落井下石”的致命打击。
但是,氧气匮乏影响的面实在是太广了。找到这个关键的“命门”实在是不容易。
好在,2016年MatthewG.VanderHeiden团队有个意外的发现:二甲双胍在减缓肿瘤生长速度的同时,降低了细胞中天冬氨酸的水平[9]。
天冬氨酸是我们血液中浓度最低的氨基酸之一,它的对细胞生命活动至关重要,DNA合成,细胞供能都离不开它[10]。然而,它进入细胞的效率非常低。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可以自己合成天冬氨酸;但是在缺氧的肿瘤微环境中,天冬氨酸合成受阻。
不过,科学家并不能确定,天冬氨酸合成受阻到底是不是那块儿最短的板。
为了探究天冬氨酸水平是否真的是肿瘤生长的限制因子。Sullivan和Heiden团队想起了JohnG.Kidd在1953年的一个有趣发现[11],豚鼠体内有一种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没有的酶——天冬酰胺酶(gpASNase1),可以把天冬酰胺转化为天冬氨酸。
于是研究人员将gpASNase1基因转入四种癌细胞:结肠癌、骨肉瘤、人和小鼠胰腺癌。让它们拥有“超能力”,可将天冬酰胺转化为天冬氨酸,而不会产生其他影响。这样就可以研究天冬氨酸在肿瘤增殖中的作用。
结果正如所料,用相关药物抑制细胞内天冬氨酸的合成后,仅仅依靠胞外补充天冬氨酸,不能恢复肿瘤细胞的增殖。如若换成天冬氨酰,gpASNase1转基因肿瘤细胞表现出极大的增殖速率。
更重要的是,体外低氧培养条件下,gpASNase1转基因肿瘤细胞相比于对照组,也能快速生长。
为了确定gpASNase1转基因肿瘤细胞是否真的将天冬酰胺变成了天冬氨酸用于自身增殖。研究人员将同位素标记的天冬酰胺注射到小鼠血液当中,发现小鼠体内gpASNase1转基因肿瘤细胞能够将天冬酰胺吸收转化成天冬氨酸。而且这些肿瘤细胞表现出较强的增殖能力。
这就表明,在缺氧的肿瘤微环境条件下,肿瘤细胞内的天冬氨酸水平确实是那块儿最短的板。正是由于天冬氨酸的水平过低,才导致肿瘤的增殖速度受到限制。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用二甲双胍处理这些肿瘤细胞,发现它不能抑制gpASNase1表达的“超能”肿瘤细胞,只能抑制对照组细胞。如此看来二甲双胍抗癌活性确实是是通过消耗天冬氨酸实现的。一旦肿瘤有了个制造天冬氨酸的“超级机器”gpASNase1,二甲双胍也就毫无办法了。
不过,让研究人员感到意外的是,胰腺癌细胞表现很特殊。给它转个gpASNase1对其增殖情况并没有什么影响。实际上,一个2016年的研究也显示,胰腺癌细胞能够分解胞外蛋白质来供应天冬氨酸[12]。
这也恰好与2015年那个研究暗合。二甲双胍在胰腺癌中不起作用的原因,也有可能就此真相大白。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这件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天冬氨酸对细胞如此重要,所以它的合成路径可能不止一个。例如胰腺癌就是个例外。实际上之前也有研究表明,葡萄糖能够促进肺癌细胞天冬氨酸合成[13]。
而洛克菲勒大学团队在分析了多种癌细胞之后发现,影响肿瘤获取天冬氨酸另一条途径是:有些肿瘤细胞可以通过通道蛋白SLC1A3的表达从外界直接吸收天冬氨酸。
这也暗示,要想通过限制天冬氨酸扼杀肿瘤,科学家可能还要考虑肿瘤的种类、基因的变异等很多问题。
昨晚我们推送了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逆转高血糖引起表观遗传学变化。不过那个机制可能局限于糖尿病患者群体,这个机制有希望推广到非糖尿病群体。
用于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可作为单药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联合治疗: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重要的使用限制:由于对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尚未确定,故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健客价: ¥581.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2.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 3.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以改善血糖控制。
健客价: ¥10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健客价: ¥13本品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当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做为单药治疗,或者当二甲双胍作为单药治疗用至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
健客价: ¥67配合饮食控制,用于:1. 2型糖尿病。2. 降低糖耐量低减者的餐后血糖。
健客价: ¥44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二甲双胍联用 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品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00 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CrCl] ≥ 50 mL/min,相应的
健客价: ¥117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气阴不足,瘀血阻络所致消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以及Ⅱ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6生津止渴,甘平养胃,涩敛固阴。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消渴症;轻度及中度成年型糖尿病。
健客价: ¥15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
健客价: ¥14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II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 血糖作用,还可能有減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健客价: ¥3.5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气阴不足,瘀血阻络所致消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以及Ⅱ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5适用于单用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获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品可单独用药,也可与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
健客价: ¥11养阴益气,清热活血。用于糖尿病。
健客价: ¥13生津止渴,甘平养胃,涩敛固阴。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消渴症;轻度及中度成年型糖尿病。
健客价: ¥17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健客价: ¥26滋阴补肾,生津止渴。用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引起的全身综合症。
健客价: ¥23配合饮食控制治疗Ⅱ型糖尿病。
健客价: ¥66本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用于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或正在接受二者联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健客价: ¥149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气阴不足,瘀血阻络所致消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以及II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61)本品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健客价: ¥13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健客价: ¥25养阴清热、清热活血。用于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所致的消渴病(糖尿病),证见:神疲乏力,肢麻疼痛,头晕耳鸣,自汗等。
健客价: ¥591.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和/或运动疗法血糖水平未得到满意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2.可作为单用磺酰脲类或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水平未得到满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二线用药。
健客价: ¥10对于饮食控制与运动加服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未能满意控制血糖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
健客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