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非常激动,这是一份高举旗帜、客观全面、成绩满满的报告。”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委员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医卫界小组会议时说,“报告中提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更让我感到振奋。当前,中医药法已经颁布实施,应当依法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要求,发挥中医药服务国家大局作用,这是中医药界政协委员们的共识。
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传承创新是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动力。”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委员表示,中医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经典名方和治疗手段,必须要继承好。“广东省中医院每天的门诊量达2万人次,说明患者认可的我们的疗效,而传承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前提。但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用现代技术手段阐释中医药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服务能力、传承创新、国际影响长足进步。黄璐琦表示,下一阶段,要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中医药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院长董瑞委员认为,中医药传承工作可分为理论传承、经验传承、流派传承等几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还要重视理论、诊断、治疗、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他表示:“国家在政策层面已经给予中医药传承发展很大支持,我们应该系统地把工作做扎实,让百姓享受实在可靠的优质中医药服务。”
服务大局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恰恰与中医药对健康的认识、维护促进健康的理念方法模式相吻合。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王伟明委员认为,中医历来注重引导人们养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她特别强调要深度挖掘作息习惯、饮食规律、膳食搭配等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帮助百姓树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健康养生理念,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玥委员认为,应努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位有为。他建议遴选一批简便验廉的中医治疗方法,在农村大力推广。“在保障百姓基本医疗方面,中医药应该占主导地位。”安阿玥说,“我是搞肛肠专业的,现在做一个PPH手术(吻合器痔环切术),费用过万。一个农民一年才挣多少钱,负担得起吗?然而我们中医有很好的、便宜的治疗方法,可以切实减轻农民的开销,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创新驱动加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唐旭东委员除了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相关内容外,还十分关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工作部署。“李克强总理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我很受鼓舞。”唐旭东表示,科研搞不好,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必然面临困难,而科研恰恰是西苑医院的强项。在未来,西苑医院将继续做好“双轮驱动”战略:第一个轮子是保持并发挥中医药特色,建设“行业优秀品牌医院”;第二个轮子就是建设研究型中医医院,深化内涵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中医药振兴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十二五”以来,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创新突破不断涌现。在黄璐琦看来,中医药事业要腾飞,必须要有健全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技普及。他同时强调,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要着眼于百姓需求。“应该大力推广中医药科研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夯实中医药群众基础,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健客价: ¥40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9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3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3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健客价: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