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行业动态 > 食药监体制改革,请再给一点时间!

食药监体制改革,请再给一点时间!

2018-02-26 来源:食药法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食药监人要顺应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食药监改革,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或许这并不是真的,短短两三年,全国许多地方的食药监局跟工商局、质监局,甚至是其他业务局合并成为一个大部制的市场监管执法部门。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底,全国共有1个直辖市、5个副省级城市、94个地市以及2088个县区实行综合执法。县区采取工商、质监、食药“三合一”整合的有1502个,因此60%县区不再单设食品药品监管机构。

可见,当前“三合一”、“多合一”模式已逐渐占据了各地政府机构改革的制高点,并在一些地区取得了一些成绩。而食药监系统改革所取得的成绩、获得的经验、做出的贡献,却被遗忘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默默地等待社会各界去挖掘去发现去欣赏。也许应该再给食药监系统多一点时间,它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命运多舛,就像在堆满乱石的灌木丛中顽强向上生长的小草,一直坚韧地成长着。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食药监体制改革总体方向是正确的,应该再给食药监多一点时间。

食药监部门成立之后历经了多次机构改革,监管模式和思路不断发展变化。究其原因是因为1997政府机构改革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如何监管市场均还处于摸索阶段。原来的专业部委被撤销之后,如何整合其中蕴含的市场管理职能,填补监管空白,放开搞活市场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边试边行、田忌赛马就成了市场监管领域的主要改革思路,在此思路影响下工商、质监、食药监、安监等部门不断扩充强化自身职能,形成了多部门并立、多部门争抢行政资源的局面,给中央和各级政府造成了很大压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食品监管一拆为三,三个部门各自为战只争利不担责,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链条和监管合力。这种混乱的局面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药品不安全感直接导致了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设立,目的就在于统一食品药品监管模式,消除多头监管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明确食品药品作为特殊行业监管的重要性。

从监管的实际成效看,目前食品药监部门虽然与农业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职能衔接交叉等问题,但食药监工作确实是得到了加强,基本上做到了一条龙、专业化管理。工作中产生的疑难问题一般请示上级在内部沟通、协调、明确即可以得到解决,极少出现跟外单位部门推诿扯皮的现象。在业务领域其他部门已经不能再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说三道四、肆意插足了,这说明食药监体制改革总体方向是正确的,应该再给食药监多一点时间。

二、从现实的角度看,食药监体制改革是可以实现的,应该再给食药监多一点时间。

当前食药监体制改革的难点在于一些地方政府不愿单列食药监局。其中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行政资源分配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地方政府掌握的行政资源总量都有一定限度。如何分配这些行政资源,地方政府会有自己的利益考量。由于各级食药监部门对行政资源分配权影响有限,加上地方政府承接的各种管理职能日趋增多,导致食药监部门难以从地方政府中获得足够的行政资源来开展工作。二是各地区“四品一械”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工作量天差地别。“四品一械”是相对特殊的产业,受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聚集程度和产业政策影响非常大,分布极不均匀。以化妆品生产环节为例,广州市白云区有化妆品生产企业约1000余家,但在白云区一桥之隔的广州市从化区却仅有40余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两者相差25倍。再往北清远全市化妆品生产企业仅有6家。这种巨大的反差在发达和不发达区域之间车载斗量。一些地方政府采用“多合一”模式的主要依据也是因为当地食品药品监管对象少,但因此就认为应当在全国推行“三合一”、“多合一”模式,那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偏概全了。

在地方政府行政资源足够,“四品一械”产业在当地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地区,地方政府是愿意给食药监部门投入资源的。因为地方政府负有属地责任,而且“四品一械”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有责任投入资源去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从今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报名职位来看,不少地市的区县局均在招兵买马,很多职位都是基层监管所的。这表明地方政府在有足够资源的情况下对食药监工作是支持的。在行政资源较为稀缺或者工作量较小的地区,一些食药监部门通过与食安办合署办公、实行大片区管理等方式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食药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些都充分证明食药监体系改革只要肯开动脑筋想办法,是能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食药监体制改革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要再给食品药监多一点时间。

三、从国情的角度看,食药监体制改革之路仍很漫长,应该再给食药监多一点时间。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四品一械”的需求和供给都非常旺盛,这造成了食药监系统的监管对象浩如烟海。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报告(2015年)》截止2015年11月全国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31750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3288家,食品流通许可证8190702件,餐饮服务许可证3486103件,《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466546家,仅此数项监管对象就超过了1千万。而且我国“四品一械”企业水平层次不齐。小散乱、脏乱差、管理混乱、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等现象依然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四品一械”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现象将长期存在,监管形势相当严峻。加上我国“四品一械”法律体系不完善,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监管漏洞,这些共同决定了我国食药监工作具有独特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

习总书记曾经说过:“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当前,我国的食药监体系是部分参照了美国FDA进行组建的。美国FDA对中国食药监体制影响深远,但中美两国食品药品企业数量、产业水平、法律体系、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我国食药监体系不可能照抄照搬国外的监管模式。放眼全球如何保障13亿人的饮食用药安全,其他国家也没有可以直接照搬照抄的经验。国情、体制决定了我国食药监体系必须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合理吸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必将是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食药监体制改革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要再给食品药监多一点时间。

“暂别紫台自飘摇,何惧风雪总潇潇。不见昨夜雨湿处,聊以新颜待今朝”全面深化食药监体制改革,是顺应历史、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食药监人要顺应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食药监改革,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