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健康讲座 > 母乳喂养与黄疸

母乳喂养与黄疸

2018-01-05 来源:信康杰灵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母乳喂养性黄疸也称为“缺乏”母乳的黄疸,属于早发性黄疸,一般发生于生后3~4天,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胆红素最高在15~20mg/dl,多见于初产妇的婴儿,每天哺乳次数较少。发生原因与添加口服葡萄糖溶液、哺乳次数较少及胎粪排出延迟有关。

  临床与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有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两种,有时可同时存在。

  一、母乳喂养性黄疸

  母乳喂养性黄疸也称为“缺乏”母乳的黄疸,属于早发性黄疸,一般发生于生后3~4天,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胆红素最高在15~20mg/dl,多见于初产妇的婴儿,每天哺乳次数较少。发生原因与添加口服葡萄糖溶液、哺乳次数较少及胎粪排出延迟有关。

  母乳喂养性黄疸关键在于预防,具体方法包括:

  (1)母亲要加强母乳喂养,24小时要哺乳8~12次,而且要坚持夜间哺乳;

  (2)母亲应掌握正确的哺喂方法,使婴儿有效地吸吮到乳汁,如果新生儿生后24~48小时不能频繁吸吮时,母亲应将乳汁吸出,用小勺或滴管(不用奶瓶)喂养婴儿,直到新生儿可以直接吸吮为止;

  (3)对胎便排出延迟的新生儿,必要时进行灌肠处理,促进胎便早日排出;

  (4)限制辅助液体的添加。

  二、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属迟发性黄疸,一般发生在生后7天左右,持续3周~3个月,胆红素常大于20mg/dl,不需停止母乳胆红素也会恢复正常,如果暂停母乳2~3天,胆红素可有明显降低,降低幅度可达30%~50%,再继续母乳喂养,胆红素水平会有轻度升高,但不会超过原先的水平,多见于经产妇的新生儿,足月儿多见。发生原因与某些物质存在于成熟乳中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增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升高血液中胆红素水平。

  处理方法:首先明确诊断。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黄疸的疾病,如果胆红素小于20mg/dl,不必停止母乳,如果超过20mg/dl可暂停母乳喂养24~48小时,但母亲需定时吸空乳房维持泌乳。由于母乳性黄疸高峰往往出现在7天后,这时足月儿的血脑屏障已发育完善,所以不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如新生儿出现嗜睡和喂养困难时,须进一步检查,作出处理。

  三、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一)黄疸出现的时间与进展的速度

  病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生后24小时内,或者胆红素浓度的增长每天超过5mg/dl,而母乳喂养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出生3天后,母乳性黄疸则出现更晚一些,后二者胆红素上升的速度较慢。

  (二)临床表现

  病理性黄疸患儿伴有原发病的表现,而母乳喂养性黄疸患儿,不伴有疾病表现,一般情况良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