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利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很多,可现实发展中的问题也不少。就在前几天,两个中药注射剂(喜炎平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多例寒战、发热等严重不良反应等问题,被CFDA责令立即召回,一时被行业热议。另外,中药饮片屡屡被抽检不合格,成为产品质量黑榜的常客。
但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医药发展的大势。随着《中医药法》全面实施,医改向深水区不断挺进,福建省将拓展中医药服务和三医改革进行深度融合,多方位推动医改和中医药事业的协同发展。
福建的中医药资源
一是中药资源。药用动植物种类达2400种以上,道地及具有优势特色的闽产药材有太子参、建泽泻等20多种,片仔癀、灵源万应茶饼、老范志神曲、八宝丹等一批名药享誉海内外。
二是诊疗资源。全省各级中医类医院91所、中医类门诊部67所、诊所1310所,床位数达2.08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1.38万人。2016年全省中医类医疗机构门急诊总人次达2382.95万人次、出院总人次达59.19万人次。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
三是民族药。福建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畲族人口大约70.8万人,就有37.5万余生活在福建。畲民采集草药,自研医术,经过10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渐渐自成一脉,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常用的畲药有300多种。目前,畲药的年产值近亿元,其中每年出口台湾1000余吨。
中医药服务的福建加法
本月,福建省政府印发了《福建省贯彻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提出了要在三医联动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得性、可及性,方案明确了四大加法。
一是“中医药+分级诊疗”。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师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通农村、城市两个“最后一公里”;发挥县级中医类医院龙头作用,形成县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服务中心;开展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试点,探索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
二是“中医药+医保支付”。实施鼓励中医药应用的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允许一部分中医诊疗服务项目价格由医院自主定价;探索实行中西医治疗同病同支付标准,或者实行同一疾病诊断组相同付费标准。
三是“中医药+试验区建设”。支持厦门、三明等地开展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符合医改的中医药发展新模式。另外在医改考核指标体系上明确中医药特色政策,在医疗控费指标制定时,充分考虑中医院普遍收费项目少、价格低的特殊情况,给予适当的倾斜。
四是“中医药+医联体”。支持组建中医医疗联合体;加强中医类医院自身改革发展,鼓励中医医疗技术的应用,引导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形成中医特色文化。
中医药服务的三明特色
提到福建的医改,又不得不是说一下三明。三明市在推进医改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一是实行中、西医同病同价。执行单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分西医治疗或中医治疗,不分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都按核定的标准付费,并积极拟定增加中医单病种付费的病种。
二是医保基金报销向中医技术治疗倾斜,三级医院中医师诊疗收费加收10元的辩证施治费、20元的药事服务费,并纳入基金报销。
三是鼓励病人选择中医治疗方案,目录内的中药实行门诊取消起付线、报销80%,鼓励患者就诊中医、使用中药。据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敏芳介绍,在医改之前,2012年该院中药一天的处方不到100张,现在一天的处方量大概在300张左右。
四是扩大中医康复在城乡居民医保中的支付范围。对具有治疗特征的中医康复诊疗项目门诊由基金统筹支付30%以上,提高基层就诊报销比例,引导患者到基层接受中医康复服务,逐步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中医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39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361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健客价: ¥38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健客价: ¥38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上腹疼痛,痞满纳差以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4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3有效缓解牙龈上火出血红肿等牙痛相关问题,平衡口腔微生态。
健客价: ¥38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21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9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2彝医:嗨补里让希习奴,乃让希习奴。中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腰腿痛,风湿关节痛,癌症疼痛。
健客价: ¥23黄葵胶囊: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证,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尿毒清颗粒: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尿毒清颗粒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尿毒清颗粒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另外尿毒清颗粒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 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的作用。
健客价: ¥2280利尿消肿。
健客价: ¥24补气益血。
健客价: ¥1500生津提神。
健客价: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