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想找专家,首先想到的会是有没有熟人关系;如果只是小病,也会选择去大医院排队挂号。明明人们已经很有钱了,为什么在医疗的消费上这么吝啬?
前两天和朋友们讨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医疗消费没有升级,反而降级了。感谢所有贡献自己观点和思考的朋友,很有启发。首先,为什么我会感觉医疗消费没有升级?
解决医疗消费升级是社会资本的责任,国家对社会办医的定位也非常清楚,满足多元化的医疗需求。我们不能期待着公立医院去建更多国际部、特需病房来满足消费升级,虽然事实上他们正在这么做。
从社会办医供给端的角度来看,前些年最火的投资领域是高端医疗服务。无论内资外资,几乎言必称高端。但这几年在看,无论内资外资却都盯紧了诊所这个领域。社会办医供给从高端医院,转向了诊所所在的基础医疗。
需求端的角度则比较简单,这几年民营医院数量大幅增长,但去民营医院看病的人却几乎没有增长。或者说,人们在医疗上消费的主流仍然公立医疗服务。
在供给需求两个宏观趋势上看,医疗消费没有像其他行业一样出现消费升级的趋势。
之前朋友们提供的观点都很有启发,比如医疗的特性是高度管制,强行政壁垒,很难完全遵循消费行业的消费升级规律等。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但这激发我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医疗消费短期内无法升级,我们该怎么办?
再具体一点儿的问题就是,社会办医如何与公立医疗在基础医疗领域竞争?
因为不只是社会办医,政府在公立医疗体系内部正大力推动分级诊疗。那么关于未来有一个基本达成共识的判断,就是基础医疗将会获得巨大的成长空间。而这里面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政府这几年在基础医疗部分的投入一直在增长。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过去五年中,数量从2011年的32860家增长到了2016年的34327家,增加了1467家;床位数从187126张增长到了202689张;人员数从43.3万人增长到了52.2万人。
经济越发达,社区诊疗量越大。
也就是说,社会办基础医疗也要面临来自政府公立医疗体系的竞争。那么如何竞争?
之前社会资本办高端医院的思路非常清楚,就是差异化。通过服务体验的差异化,定位于高端市场。那么如果延续差异化竞争的思路,在基础医疗领域,社会资本如何与公立医疗机构竞争?
我们可以先明确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的优势,大概有三点:价格低、医保报销、大医院对口支援和转诊通道。在这三点上,如果社会办医疗机构正面竞争的话,自己能够掌控的因素只有价格,但价格又是完全不可能赢过政府办医疗机构的。
那能不能定位于差异化人群?我觉得在基础医疗部分,人群可差异化的空间非常小。而且一旦人群差异化,必然意味着提高价格而无法获得医保支持。
那么怎么办?
我先讲一个自己的例子。我是十多年的鼻炎患者,期初不严重,近几年明显加重的趋势。为此,我去了三次公立医院,两个一级的,一个三级的。结果是每次能够短期解决问题,但三五个月后复发;每次去不同医院,医生给我开的药和说的话都不一样。这让我对鼻炎这个问题越来越困惑,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忧虑。
后来去了家私立诊所(名字略去,避免广告),医生跟我聊了30分钟,解答了我所有疑惑,并且对以后如何根据状况进行自我用药管理提出了详细的说明。从此以后,我自己对鼻炎问题的应对大大从容了许多,也对这家私立诊所多了很多新任,甚至办了张会员卡。
事后我自己也在反思,这是为什么?是因为预约不用排队?环境优雅?医生态度好?咨询时间长?这些因素有关系,但都不是关键因素。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是,这家私立诊所在解决患者问题方面,效率更高。
这给我带来的一个启发是,社会办基础医疗也许能够竞争的差异化,是高效的解决问题。这分两个层面:
一个是在普通、常见的小病上,能够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了解自己,解除有关疾病的困惑和忧虑,让他们能够对类似问题的出现应对从容;
一个则是在疑难复杂疾病上,可能一个解决思路是请大牌专家到自己的诊所执业,让自己也具备顶尖医疗能力。这是一个路径,但效率不高,否则民营医院不会发展这么艰难。我觉得,社会办诊所可以在诊断这件事情上效率更高。
可以想象,政府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将患者推到大医院。但就算他们有对口支援的医院,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仍然是一脸懵逼的: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这个病严不严重,去了大医院应该找谁?
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基础医疗机构正在逐渐具备能力,我觉得至少有三个条件的支持:
第一是人工智能的进步,极大加速了医疗专业知识的普及。IEEESpectrum最近公布了一个信息,AI技术在心脏病、中风、自闭症方面有明显优势,阿兹海默、外科手术有一般优势,不分伯仲的是肿瘤、眼科和皮肤癌。
人工智能已经在专科方面有着非常快速的进步,很明显,它们能够迅速提高基础医疗机构在复杂疾病上的应对,比如根据症状该做什么检查,哪些需要特别关注,哪些不能遗漏。
第二是诊断技术的发展和独立第三方医疗机构的兴起,这对基础医疗是个极大的支持,让他们有条件能够让患者在真正进入大医院前完成必须的检查,提高入院效率。
第三是大医院的职能分解和诊断结果互认,虽然这个事儿现在看还是星星之火、意思意思而已,但从医疗价格调整的角度来看,公立医院保留自己的诊断机构越来越难。
我觉得,从这三个条件的角度讲,基础医疗机构能够发挥更高的效率,能够告诉患者是什么疾病、到了什么程度以及完成该做的检查,而让患者在进入大医院之后尽快进入治疗阶段,提高疾病治疗的效率。
如果社会办基础医疗机构具备了更高的效率,那么会不会意味着患者愿意花更多的钱买他们的服务?我觉得是,有没有不同意见?
本产品选用天然胶乳为主要原料制造的一端封闭,开口端有卷边的薄膜型产品,是消费者在性交时戴在阴茎上的用于避孕和防止性病传播的医疗器械。
健客价: ¥49.9本产品对关节疼痛、脘腹冷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健客价: ¥2具有祛除腋臭、汗臭、狐臭及止汗等。
健客价: ¥88供医疗机构、家庭等制取氧气供缺氧患者给氧用。
健客价: ¥2499供医疗机构、家庭等制取氧气供缺氧患者给氧用。
健客价: ¥3580用于医疗护理使用。
健客价: ¥5799供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用。
健客价: ¥360无。
健客价: ¥60.21充电。
健客价: ¥15用于测量人体血压及脉搏。(不适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
健客价: ¥338助行。
健客价: ¥59供医疗机构输液时固定输液管和针头用。
健客价: ¥20供医疗机构、家庭等制取氧气供缺氧患者给氧用。
健客价: ¥7999适用于医疗机构临床输液时针体及输液导管固定,伤口敷料固定及其它医疗用品固定用。
健客价: ¥90供医疗单位对伤口清创护理、粘取消毒剂等一次性使用。
健客价: ¥1供医疗单位对伤口清创护理、粘取消毒剂等一次性使用。
健客价: ¥36.5超声雾化器能将水溶剂药物雾化成极微小的雾粒,作为病人气雾吸入治疗或表面病灶喷药治疗,对鼻炎、咽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部或皮肤感染等有显著疗效,鱼跃402AI超声雾化器是国内外医院内外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以及养老院等单位必备的医疗设备。
健客价: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