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健康讲座 > 总忍不住想吃东西?你可能得了这7种病……

总忍不住想吃东西?你可能得了这7种病……

2017-10-05 来源:华医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于吃货来说,肚子饿,是最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在临睡前某个瞬间,突然就闻到了火锅的味道,清口水便止不住,或者突然想到冰箱里的蛋糕,胃液不禁一阵汹涌……实际上,“嘴瘾”特别大,除了生理上的饿和馋两个因素之外,一些疾病,也会让人老想吃东西。

  

  为啥饱食后还想吃?

  “饥饿”也有假的!当你动不动就感觉自己又饿了,或许是被“假饿”忽悠了。

  比如,当饭菜单一,缺少产生饱腹感的纤维素、蛋白质或者健康脂肪时,就会在餐后出现饥饿感,饭后血糖下降。

  建议:可以备些健康小零食,比如新鲜水果,一把坚果、奶酪等,这些健康小吃富含纤维素、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等营养,无需太多,就能安抚你的胃。

  有时,人在不良的情绪下,也容易想吃东西,特别是甜食。甜食能刺激大脑分泌更多的血清素,缓解我们的焦躁不安。女性月经前胃口大开,也与此相关。

  老想吃东西,可能是疾病预兆!

  “嘴瘾”有时候也是一种病。以下这7种情况,或许是身体向你发出的疾病信号,不妨对照看一看。

  1.偏头痛前兆

  神经病学家诺阿·罗森博士指出,偏头痛真正发作前几分钟或前三天,患者可能会出现十分渴望吃某种食物的情况,尤其是巧克力。有时,超想吃巧克力或许意味着偏头痛即将发作。

  2、低血糖症

  没吃饱饭,或者胰腺出了问题,都会造成低血糖。当低血糖发生时,会出现饥饿难耐,渴望摄取能量的情况。

  身体生成饥饿感这种信号,告诉大脑你需要食用更多的食物,从而让充足的血糖进入细胞。

  3、糖尿病

  1型和2型糖尿病都会导致身体能量不足,引发饥饿感,导致病人多吃。

  4、体内缺铁

  专家指出,特别想吃东西而且特想嚼冰块,暗示一个人或许患有缺铁性贫血。有研究显示,嚼冰块能提升缺铁性贫血症患者精神活动和动作的灵敏度。

  5、身体脱水

  当体液和电解质失衡,人体就会本能地对某种特定食物或味道特别渴求,从而让身体重回正轨。

  有时“饥”与“渴”难分辨。可以喝上1-2杯水,看看到底是真饿了,还是只是轻微脱水。

  6、失眠

  饿感和饱感由饥饿激素和瘦素两种激素控制。前者刺激食欲,而后者则向大脑汇报饱感。睡眠不足容易导致瘦素水平下降,而饥饿水平增加,食欲遭受双重打击。白天疲劳会导致疯狂饮食,糟糕饮食会形成恶性循环。

  下午散步10分钟或做深呼吸以缓解疲劳、喝杯绿茶、吃1/4杯杏仁或一个小苹果。

  7、甲状腺功能亢进

  如果你吃得比往常多,但体重却下降了,这很可能是因为甲状腺出了问题。比如甲状腺生成了过多的激素,引发身体燃烧了过多的热量。甲状腺生成的激素会加快体内一切功能的运行。

  甲状腺也与饱腹感有关,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食欲难以满足,很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过于活跃,特别是有饥饿感的同时伴有疲劳、情绪低落、指甲变脆或脱发等症状。

  柿子禁忌那么多,最吓人的词儿当然是“胃柿石”,柿子跟很多东西一起吃据说都会导致这玩意儿。乖乖,胃柿石到底是个啥东东呢?这个在临床上确实存在。不过跟祖国医学毛关系没有。中医只知道牛黄狗宝,看到块结石就如获至宝,又从来没把胃割开来看看,哪知道胃结石。中医典籍里压根儿就没有这个词。都是“脘胀”啊,“积聚”啊之类语焉不详,更奢谈治疗。

  胃柿石也跟所谓的柿子性寒啊,湿热不化啊毫无关系。这个胃柿石的流行病学是现代医学的成果。胃柿石确为植物性胃结石之一种,以区别于药物性胃石和异物胃石(吞入毛发、异物等所致)。植物性胃石多种多样,各种高纤食物如南瓜、葡萄、山楂、芹菜等均可能导致。其发病率则极低,在所有临床胃肠镜检查过的病人中只有大约千分之四左右,更遑论普通人群,可能会低于万分甚至十万分之一。柿子导致的胃结石的确存在,且在东亚流行柿子的国家相比其它植物性胃石更普遍些。其成因不明,与牛奶啊,海鲜啊,空腹啊,饱腹啊也没啥关系。但有几个风险因素供大家参考:

  1)胃容积小、胃酸分泌较少消化不良的;

  2)做过胃部手术排空显著减慢的;

  3)晚期糖尿病或肾脏功能受损的;

  4)戴呼吸辅助器械的。

  由此可见,并不是随便吃个柿子就会得胃柿石,没有这些毛病的朋友但吃无妨。这事儿应该这么看:对于单一个体来讲,没有任何食物是百分百安全的。如果你担心吃了柿子会得胃柿石,那你也应该担心芹菜、南瓜、韭菜、李子、枣、甜菜等各种高纤维食物。

  第三次亲密接触:柿子+啤酒

  这个配伍更是不得了!据说,柿子+酒会发生不可描述之事……

  还是啥事都没有,确实无法描述。

  哥放狗搜了,除了中文网上有柿子不能配酒喝这么一说,一些歪果仁最近也听说了,被吓得不要不要的。

  柿子和酒咋会发生不可描述之事呢?搜来搜去大部分的说法指向一种化学成分:单宁。事实上,在中文世界,单宁差不多已成为解释柿子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那单宁这么吓人到底是个啥东东?单宁又称单宁酸,亦称鞣酸。其实是一大类多酚类物质,是植物中涩味的来源。单宁可以跟许多生物大分子结合使之析出沉淀,因此具有“收敛”作用。工业上利用该原理用它来鞣制皮革,所以又称鞣酸。单宁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及其果实中,如葡萄、核桃、山楂,李子等。如果你尝到涩味,那就是它了。

  那么单宁在营养上是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呢?哥遍查文献,基本结论是这样的:

  1)单宁成分复杂,不是单一化学物质。一般情况下,临床上未见有啥毒性及明显的坏处;单宁可以被用于治疗感染、腹泻、烫伤等;

  2)作为一类多酚类物质,它在各种体外和动物实验中呈现很强的抗氧化,抗衰老,抗感染乃至抗癌的效果。(可能会延年益寿啊,亲!)

  3)它不可能和酒精发生啥对健康不利的影响,因为葡萄酒本身就含有大量单宁!这就是我们尝到的“干”的感觉。干红干白就是这么来滴!国外还有专门用柿子酿成的雪利酒呢。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别一次性吃太多单宁。不成熟的柿子尤其是柿子皮里含有大量的单宁。我只查到一篇对胃柿石作化学分析的研究,该研究解剖并分析了一例胃柿石(不知是否有普遍性)发现结石的外壳含有单宁和铁离子的络合物。所以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吃太涩的柿子,尤其是青柿子——这不是废话嘛——嘿嘿,万一您好这一口呢......

  第四次亲密接触:五毒俱全的来了!

  柿子+冰啤酒+大蟹+秋梨+冰激凌!

  嗯,挑战这么一个五毒俱全的组合,哥这几天真的有点想不开......

  结果就是连吃两顿,好爽!柿子其实是非常安全、健康的一种时令水果。它富含人体需要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尤其富含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这么好的一种水果如何被妖魔化成有诸多禁忌的可怕的“相克食物”呢?

  哥遍查文献,始作俑者要追溯到宋代苏颂(一说寇宗奭)讲的“凡柿同蟹食,令人作泻,二物俱寒也”;元朝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进一步引用“柿梨不可与蟹同食”(原来还有梨子啊!梨子含有大量石细胞,也算作高纤维之一种);至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进一步强调“蟹不可同柿及荆芥食,发霍乱动风,木香汁可解。”(同食荆芥也不行了!还好有解药!)。这便是中医的出典了。

  看来看去,所谓“二物俱寒”,不过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螃蟹因为容易滋生细菌,如果不熟食用,便会导致腹泻,于是算成“大寒”食品,所以柿子+螃蟹便成了十恶不赦。

  至于柿子和牛奶、酒等其它食品为何也不行,完全是后人拍脑袋的拉郎配,究其原因,不过是妖魔化了的单宁。你看,咱们国家的文化就是这样神奇,在食物相生相克的概念下,再先进的科学知识都可以被套进去,搞得煞有介事。

  所谓食物相生相克是中国文化特色,别的国家从来没有。食物相克要确有其事,可怜的、不知情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们估计早就灭绝了。连篇累牍的外国科技文献里从来也不提这个事儿,可见是咱老祖宗想多了。但是,要想打破这种中医思维的影响,实在是路漫漫其修远。哥当然也懂得个例不能代表普遍情况,不过是把一个浅显的道理讲出来。

  要说起以身试“毒”,哥可不是第一个。我们国家老一辈的生物化学家郑集老先生早在1935年便系统性地做了动物实验,并亲自与多名同事做了人体实验,对上百个所谓相克的食物做了测试,包括柿子与蟹,并无发现任何不利健康的证据。郑老先生活了100多岁,前几年才驾鹤西去。80多年过去了,我们对柿子与蟹的恐惧非但没有减少,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更多的变种,这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明白了道理,自无须再担忧。又是一年秋风起,肥了大蟹,红了柿子,熟了秋梨。蒸上一锅螃蟹,配了啤酒,再切一个柿子与秋梨的果盘,约上三两朋友,大快朵颐,还有比这更惬意的事吗?

  作者简介:刘万清博士,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副教授。在美多年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目前科研集中在药物基因组学、肝脏疾病及癌症的遗传学、基因组学研究。业余爱好科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