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医药科研 > 柳叶刀子刊:改善睡眠有助于消除偏执幻觉 | 研究速递

柳叶刀子刊:改善睡眠有助于消除偏执幻觉 | 研究速递

2017-09-23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本项研究表明,CBT可有效改善失眠,且失眠的改善可带来偏执、幻觉症状的改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精神障碍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问题。传统观点认为,睡眠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个症状或结果、或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偶发症状,其临床优先级并不高。而如今的观点认为,睡眠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大诱因。基于这一观点,改善睡眠或有益于精神健康,是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的重点。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和/或维持睡眠困难,均可导致日间功能下降。有证据显示,在一般人群中,失眠可导致个体出现精神病性体验,其中偏执和幻觉与失眠的相关性最大。然而,有针对性地改善睡眠是否能够缓解偏执和幻觉症状还有待确认。

  日前,一项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研究概况

  本项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招募了存在失眠问题的牛津大学学生,睡眠状态量表(SCI)评分≤16分,年龄≥18岁。受试者按1:1的比例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数字化认知行为疗法(DigitalformsofCBT)治疗失眠。目前,CBT是临床指南推荐的首选疗法,而不需要治疗师参与的数字化CBT也已被证明具有显著疗效。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干预周期为10周。

  受试者接受干预的第0、3、10(治疗结束)、22周时接受评估。研究主要采用SCI-8评估受试者的失眠严重程度;采用Green偏执思维量表(GPTS)评估偏执症状;采用具体精神病性体验问卷(SpecificPsychoticExperiencesQuestionnaire)中的幻觉子量表评估幻觉经历。研究还采用了其他多种量表以评估受试者的次要结局。

  主要结果

  2015年3月5日至2016年2月17日,研究最初共招募了3755名受试者,以女性、本科、英国人居多,其中1891名被分入试验组,1864名被分入对照组。样本的脱落率及未完成率较高:试验组中有1302名(69%)受试者参与了至少1次治疗;953名(50%)参与了至少2次治疗;672名(36%)参与了至少3次治疗;497名(26%)参与了至少4次治疗;390名(21%)参与了至少5次治疗,而参与了6次治疗的受试者仅为331名(12%)。

  在治疗的任一时点,试验组受试者的睡眠症状、偏执症状及幻觉症状均显著轻于对照(P<0.0001);并且,失眠症状的改善程度大于偏执和幻觉。如下图所示:

  各时点的症状改善情况

  相比于对照,试验组受试者在治疗结束(第10周)时获得了睡眠症状(d=4.78;95%CI4.29-5.26;Cohen'sd=1.11,p<0.0001)、偏执症状(d=-2.22;95%CI-2.98--1.45;Cohen'sd=0.19,p<0.0001)及幻觉症状(d=-1.58;95%CI-1.98--1.18;Cohen'sd=0.24,p<0.0001)的显著改善。

  中介分析(mediationanalyses)显示,超过3周的睡眠改善可解释10周时偏执症状30%的变化,以及幻觉症状21%的变化;而超过10周的睡眠改善可解释偏执症状58%的变化,以及幻觉症状39%的变化。换言之,睡眠的早期改善可解释后期精神症状约50%的改善,提示睡眠改善是偏执、幻觉得以改善的中介因素。如下图所示:

  中介分析结果

  基于次要结局的分析显示,睡眠的治疗还有助于抑郁焦虑、精神障碍前驱症状、梦魇、心理幸福感及功能的改善,且这一改善效应均具有持续性。此外,试验组受试者患抑郁发作、焦虑障碍及精神病性障碍的风险显著降低,但并未降低躁狂发作的风险。

  讨论

  本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探讨睡眠的改善是否能够影响精神症状。研究首先采用数字化CBT疗法有效改善了受试者的失眠症状,随后在治疗的各个试点评估患者的睡眠和精神症状,最后利用中介分析探讨了失眠症状的改善对精神症状的影响效应。

  研究表明,CBT可有效改善失眠,且失眠的改善是偏执、幻觉症状得以改善的中介因素,可使偏执、幻觉症状获得持续、小幅度的缓解。

  此外,本项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说明,睡眠障碍与精神症状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为精神障碍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