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健康讲座 > 孩子不说话、常发呆、爱尖叫?有可能是听统失调!怎么办?

孩子不说话、常发呆、爱尖叫?有可能是听统失调!怎么办?

2017-09-02 来源:福建卫生报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我的宝宝都两岁了,为什么只会喊爸爸妈妈,问他什么他都明白,就是不肯开口说话,只是用手比划。” “我的宝宝听力和智力测试都没什么问题,就是不怎么会说话。”那么,语音发育落后是因为什么呢?又该如何治疗呢?

  听统失调严重影响学习和社交

  记者采访当天,3岁的小斌正在治疗室内戴着耳机,聆听一段经过处理的音乐。

  因为小斌好动,妈妈常用平板电脑放视频来哄他,让他安静。后来小斌使用平板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渐渐地,妈妈发现小斌的语言发育和同龄孩子相比,差距也越来越大。“不会说长句子,吐字很不清晰,也不爱和同龄人交流。”直到来心理科做了相关的量表测试,才得知孩子出现了听统失调的问题。

  据谢燕钦统计,目前听统失调的孩子在门诊中越来越多见。

  听统失调其实是大脑对声音信号的理解发生了扭曲,对于某些频率的声音特别敏感,而对于人类正常语言的某些频率,大脑却主动进行了屏蔽,不愿接收。

  因此,这类孩子虽然听力都正常,但语言发育却比正常孩子落后许多。

  除了只会说单字、社交能力差以外,还常常表现为,

  喜欢尖锐或拉高的声音,常会听到某种声音后发呆,对巨响反应较差甚至无反应,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等。

  到了上学年纪,听统失调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在课堂上受外界嘈杂的语音信息的干扰而浮想联翩,对老师讲的课却无法投入。

  最终形成孩子不能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客观现实。

  如今,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放任婴幼儿沉迷于游戏、动画片。有研究显示,婴幼儿玩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时间越长,越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

  谢燕钦表示,越是低龄的孩子,家长越应严格控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家长本身也应尽量少在儿童面前接触电子产品,防止孩子“有样学样”。

  用特质音乐“唤醒”大脑缺失的功能

  谢燕钦给小斌安排了一个疗程——20节课的听统治疗。治疗的方式很简单,给小斌听经过特殊治疗仪器调配及过滤的音乐与频率。

  这个在常人听起来有些杂乱无序的音乐,在小斌听起来却十分“动听”,还能起到矫正听觉失调、刺激脑部活动的作用,从而“唤醒”大脑缺失的那部分功能,达到促进语言发展,改善行为紊乱和情绪失调的目的。

  “通过听统治疗后,语言落后孩子的主动语言明显增多,对听觉刺激注意增强,言语理解能力增强,说话的平均长度增加,孩子也更愿意和同伴交流、社交能力也相应提高。”谢燕钦说,“听统治疗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治疗效果越好,对于自闭症儿童、注意力缺陷儿童以及有情绪障碍的孩子,也能起到治疗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