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午前立秋凉飕飕,午后立秋热死牛,“秋老虎”发威不可小觑,注意防秋燥。

午前立秋凉飕飕,午后立秋热死牛,“秋老虎”发威不可小觑,注意防秋燥。

2017-08-08 来源:百姓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意思是,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就还要热上一阵。今年属“晚立秋”,中央气象台预计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送夏迎秋,你准备好了吗?

  初秋养生

  润肺柔肝、养阴清燥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秋天易燥,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调养起居、适量运动

  秋高气爽,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此外,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

  立秋时节养生注意

  1立秋仍要防“秋老虎”防暑降温要继续

  进入立秋之后,尽管昼夜的温度相差变化很大,但是在白天还是非常热的,而且有时暑气也会十分逼人,因此,立秋防暑降温的工作需要持续,不能断。

  ①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②寒凉饮食要减少。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2立秋还须防治“空调病”

  炎热季节,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①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

  ②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③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病如哮喘患者及胃肠功能相对比较薄弱的人,最好不要开空调。如果必须开空调的时候可以避免正对空调直吹或者将腹部盖好来解决。

  3预防食品、衣物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

  立秋食补——健脾清热

  刚刚立秋之后酷夏的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立秋前后大多数地方的天气还是依旧炎热,往往一些又人偏爱生冷刺激的食物,如冷饮、冰糕、生冷瓜果等,加上湿邪的侵袭,势必会损伤脾胃,一旦引起脾失健运就会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一些不适的症状。因此,在立秋之际应注意对脾胃的调养立秋之时的调养应遵循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疗养生原则。

  【推荐食谱一】——山药薏米芡实粥

  原料

  山药粉30克,芡实粉30克,薏米粉30克。

  做法

  取山药粉、芡实粉、薏米粉各等量,先用温水调开,然后放入锅内加水煮,15~20分钟左右即可。最好边煮边搅拌,以免糊锅。

  功效

  健脾和胃、养血益气

  【推荐食谱二】——生地粥

  原料

  新鲜生地15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先将生地洗干净,用纱布包好捣烂挤汁备用。

  2、将粳米入沙锅,加水500毫升,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生地黄汁,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稍温服食。

  功效

  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注意

  脾胃虚寒之便溏泄泻者不宜服。服用本粥时,忌吃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

  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的莲子、扁豆、山药等

  注意:知道什么叫秋燥症吗?

  秋季出现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气候,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注意!女性读者要注意保养皮肤:

  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养生操行——收敛内养

  1、爬山:加强心、肺功能

  适合人群: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秋季爬山,温度变化比较大,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产生不测。

  2、慢跑:增加能量消耗

  适合人群:中年人(亚健康者更为有效)。慢跑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脑的血液供应以及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瘦身。

  立秋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因为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流行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山区。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称为“最美中国符号”之一,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赏秋拍摄。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