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优先审评药品共21批318个受理号,其中肝炎用药42个、癌症用药35个,占33%。从进入的数量看,恒瑞(9)、东阳光(7)、勃林格殷格翰(7)、齐鲁(7)、拜耳(6)、正大天晴(6)、润众(6)、诺华(6)排在前列位。
我国目前基本消除了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等待审评的药品注册申请已由2015年高峰时的22000件降至6000件。化学药和疫苗临床试验申请、中药各类注册申请已实现按时限审评。
为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药品注册积压、新药上市慢、制药行业低水平重复、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改革进展顺利。
2016年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食药监药化管〔2016〕19号),旨在加快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上市,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的矛盾。
那么,这半年来有哪些药品被纳入了优先审评?那些药企将会获益?
我们通过对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审中心公开数据整理,自2016年2月至今,共发布了21批优先审评药品,已有318个受理号纳入优先审评程序,治疗领域集中在肝炎、癌症、抗感染药、眼病、艾滋病、糖尿病等领域,剂型主要以注射剂、片剂和胶囊剂为主。
从优先审评产品数量来看,进入优先审评通道药品数量排序前20位的厂家中有12家国内药企,占比60%,其中前两位是江苏恒瑞和广东东阳光药业,分别有9个和7个产品已纳入优先审评。
广东东阳光药业的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以及丙肝的治疗药英莱布韦钠、磷酸依米他韦等均纳入了优先审评;江苏恒瑞的地氟烷、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帕立骨化醇注射液、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剂、钆布醇注射液、磺达肝癸钠注射液、醋酸卡泊芬净等品种纳入优先审评。
从疾病分布来看,政策倾向于鼓励罕见病药、首仿药、抗艾药等品种,从已公布的数据分析,肝炎和癌症用药是重点倾向的治疗领域,肝炎用药遥遥领先有42个,抗癌症用药35个,两类药品占比达33%。
除此之外进入优先审评的用药领域显得较为分散,抗感染药、抗艾药、眼病用药有一定数量的药品获得优先审评,分别占总数来量的7%,6%和5%。
癌症用药主要倾向于白血病、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而肝炎用药主要是抗丙肝病毒药物,数量有37个之多,有17家国内外药企纷纷布局该领域,未来丙肝用药市场即将热闹非凡。
从药品剂型看,获优先审评药品的剂型主要集中是注射剂、片剂和胶囊剂,分别占总数量的26%、25%和10%,注射剂和片剂占据了50%以上。
国家政策鼓励对儿童用药的研发,2015年12月,CDE公布《临床急需儿童用药申请优先审评审批品种评定的基本原则》,针对儿童特殊病、罕见病研发的创新药,纳入特殊审批程序。
仿制药的儿童用规格和剂型申请,可优先审评。从已公布优先审评的数据看,已公布的品种中,儿童用药有26个,占比约为11%。
从药品分布情况来看,其中7个产品有2-3家注册申请人获得了优先审评,重点关注于肝炎、乳腺癌、白血病、抗感染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