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权威发布 > 【医药聚焦】中医药法实施, 办诊所只需备案,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

【医药聚焦】中医药法实施, 办诊所只需备案,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

2017-07-05 来源:中国药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扶持的同时,《中医药法》对行业的规范也是一大亮点。首先,针对中药材质量下滑等问题,《中医药法》进一步加强了中药材质量管理,保证用药安全。

  2017年7月1日,备受关注的我国首部中医药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部共酝酿了33年的法规宣布“落地”。

  这部法律共设九章63条,除总则、法律责任和附则外,分别对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保障措施等内容作了规定。也是中国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解决什么问题

  早在2015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之初,国家就强调,新法旨在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作用,解决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的问题;二是加强中医药传承、鼓励中医药创新,解决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以及中医药人才匮乏的问题。三是加强中药扶持保护、促进中医药协调发展,解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问题。四是加强中医药发展的投入,强化政府责任,解决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的问题。接下来,健康界将为您梳理几条亮点。

  办诊所只需备案

  《中医药法》第十四条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那么,这就意味着开办中医诊所的许可制将成为历史,中医诊所备案制从7月后将走进历史舞台。

  缓解医保资金困局

  从过往经验来看,使用中医药将明显节省医疗费用支出,不管是门诊费、还是住院费,中医综合医院费用都较综合医院低些(中医院门诊药费除外)。对此,《中医药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符合条件的┉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那么,鼓励使用中药将有利于缓解已抓襟见肘的医保资金困局。

  “古代经典名方”免“临床”

  长久以来,新批准的中药数量有限,这阻碍了中药行业的发展,而新药研发要耗费太长的时间,仅临床试验一项即要6?7年时间。对此,《中医药法》规定: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古代经典名方”可免“临床”,这将大幅减少中药新药研发的时间,将切实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

  中药饮片迎市场蓝海

  为促进中药饮片的规范发展,《中医药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纳入医保目录、不占药占比、不取消医院加成。这无疑将给中药饮片创造了绝好的替代其他药品市场份额的机会。

  新闻延伸

  中医药法实施,加强中药质量管理

  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将正式实施。这部法律酝酿30年,将给中医药行业带来诸多的改变。比如,此前师承模式不能完全被法律所认可,一些中医流派已经在面临传承告急的问题。《中医药法》实施后,这个问题将解决。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他们可以通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获得中医医师资格。

  另外,《中医药法》还将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大大降低了开设中医诊所的门槛;此外,《中医药法》的实施,还将有望扭转中药审批出现的边缘化趋势,民间验方和医院制剂将迎来新机遇,可以作为中成药新药开发的一大源头。

  在扶持的同时,《中医药法》对行业的规范也是一大亮点。首先,针对中药材质量下滑等问题,《中医药法》进一步加强了中药材质量管理,保证用药安全。

  南京某中药材店经理胡凌志说:“在采购环节,《中医药法》明确了药材的种植、采集,以及加工,包括流动环节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同时它也配套了相对应的药材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监管部门的监督体系。对药店来说,可以保证采购的中药药品质量。”

  再比如,虽然开设中医诊所的门槛降低,管理却提高了——经备案的中医诊所,不得开展备案诊疗医疗范围外的医疗活动。

  来自基层的镇江市卫计委中医管理处处长朱镇鹏表示,“这次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意义更大。国家也正在对违规中医药的执法而加强培训。以后执法力度可能会更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