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名医沙龙 > 国医大师郭诚杰:医诚技精,慈心德厚

国医大师郭诚杰:医诚技精,慈心德厚

2017-06-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5月7日,国医大师郭诚杰在陕西省咸阳市逝世,享年97岁。郭诚杰是新中国针灸学科的奠基人和针灸临床科研的引领者,开创了我国针刺治疗乳腺病之先河,对我国乃至世界针灸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医界的损失,谨以此致敬。

  郭诚杰,1921年生于陕西富平。1946年开始跟随当地老中医贾汉卿学医,1949年在富平庄里乡行医,1951年在咸阳专区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9年在陕西中医学院从事针灸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1月赴日讲学。1981年至1987年任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1982年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1986年被卫生部聘为针灸教材总编审,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分会副会长、针灸学会陕西分会副会长。1989年被授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2年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8年被评为首届陕西省名老中医,2010年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2014年被授予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

  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7日逝世,享年97岁。

  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缅怀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新中国针灸学科的奠基者、中医针灸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引领者,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创始人、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

  淡泊名利医术精湛

  郭诚杰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对待自己的日常生活,始终都是淡泊处之,饮食不过粗茶淡饭,衣着不过朴素布衣,往来不过步行公交。但他为中医事业殚精竭虑,躬身而行,极端热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郭诚杰坚持临床,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深受晚辈爱戴。在长达70年的医疗实践中,他全心全意,总是以“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对待所有患者,无不视为至亲。他以精湛的医术,屡起沉疴,救人无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医精诚”的道德准则,高山景行,垂范后学。深受广大患者的崇敬、信任和爱戴。

  博及医源精勤不倦

  郭诚杰是新中国针灸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教育家。1981年他作为针灸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和组织者,不畏艰辛,使陕西中医药大学在全国较早创建了培养针灸专门人才的针灸系。他领导大家研究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细化课程结构,组织大家自己编写、手刻蜡版、印刷针灸教材13部;参编、统编针灸专业教材6部。他孜孜不倦、传授医经典籍,言传身教治病技艺,常以“人之所病病疾多,医所病病道少”之困惑,要求学生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先后培养了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海外留学生、师承学生等各类学生共2000余名,弟子遍五洲,桃李满天下。

  为了中医针灸事业不断发展,郭诚杰始终精勤不倦,博学敏思,不仅长于医术、栽桃育李,而且通古融今,继承创新。他秉承张仲景“调肝以治四脏”的学术思想,创新性地提出了“肝为枢”、疏气机、通血脉、补肝肾、调冲任而治疗乳腺病的学术思想,开创了我国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之先河。并提出经络实质是外周神经与中枢神经、经络腧穴与脏腑相关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此,开展的“针刺调节机体免疫研究”“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及其机理研究”等科研对我国中医针灸学科开展科学研究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第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医疗保健卫生用品科技成果展金奖”、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一、二等奖等多项殊荣,2016年12月他还获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传承贡献奖”荣誉称号。

  独到的养生理论

  他在养生方面有系统独到的理论和见地,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世人罕见的成效,他倡导并始终身体力行良好生活习惯,如“饮食有节”“肠中常清”“素食为主”的“饮食养生”,“起居有时”“适宜运动”的静动结合养生,“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心理调节”等养生之道,为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治未病树立了典范。

  郭诚杰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中医事业。善待患者,善待学生,善待同事,为人淳朴真诚,在医疗、教育和科研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全国中医界享有极高的威望,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2016年春天,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和张学文教授一同为陕西中医药大学树立了一座功勤碑,碑上刻有:“为人守诚信,知恩报,孝敬先,严律己,宽待人,常虚心,戒骄傲,为医应铸德,有仁心者方施仁术,博极经典,勤思善悟,方能精巧,则除病痛,诊治勿视贫富,勿贪名利,勿鄙视他医,人命千金勿妄为之,切记铭心。”这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郭诚杰的逝世,是全国中医学界的重大损失,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亲切的好老师、患者失去了一位慈祥的好医生。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悼念他,追思他,就是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精诚育人、潜心医道、精心授业”,以实际行动践行“躬耕杏林传岐黄、勤勉敬业济苍生”的谆谆教导,学习他的为人、为医、为学、为师之道,让一代代中医人传承和弘扬他的学术思想和高尚的医德风范。

  郭诚杰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国医大师郭诚杰研究院

  追忆我的爷爷

  郭向阳

  我的爷爷郭诚杰一生为人谦逊低调,做事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丝不苟地奉献着自己的每一滴汗水,每一分力量,救治每一位病患。对待同事,他为人真诚,平易近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对待自己,他近乎苛刻,生活上艰苦朴素,却热心修桥铺路、扶助贫困;对待事业,他勤思善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对待教学,他严谨专业,桃李满天;对待家人,他言传身教,教我们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是深受家族人敬仰和爱戴的一位长者。

  爷爷常说:没有仁心就没有仁术。97岁高龄的他还认真、勤奋地坐诊在临床第一线,耐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倾诉,他常说人是有情的,倾听、交谈也是治愈疾病的方法。二附院的门诊有一座高的台阶,爷爷腿有旧伤,力量不足,他就依靠手臂的力量将自己拽上去,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仍然坚持每周上班。每遇刮风、雨雪天,他都要延迟下班,担心路远的病人扑空。饭菜凉了,爷爷就用热水泡着吃,只要病人没有被耽搁,他就满足。近一年来爷爷每走200米路都会休息一下,家人建议他减少上班次数,但都被爷爷严词拒绝了,爷爷生前总是对我们讲:“一日为医,终身为仁,治病救人就是你的职责,病人找你看病就是对你的信任和期望,不要让人家失望。”

  爷爷坦然生死,很早就反复叮嘱家人,如果他走了,绝不能收单位、同事一分钱,丧事要从简,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爷爷悬壶济世70载,救人无数,传道授业一甲子,桃李满天。在他的一生中淡泊名利,公道正派,谦虚谨慎,他的高尚品德为我们树立了为人、为师、为医的楷模,同时,也向我们诠释着做人的真谛。

  爷爷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为人谦虚正直,认真执着,锐意进取,对中医事业的无比热忱和探索追求;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人有始有终的高贵品德;凡人善举,对患者大爱无疆的胸怀将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我们将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力拼搏,努力工作,力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爱笑的大师

  张豪斌陕西中医药大学

  5月7日,惊闻我们敬爱的郭诚杰大师仙逝,心中悲痛万分。自2016年5月,在陪同郭诚杰出行和临床抄方的一年多时间,受益颇多,感慨万千。

  2014年郭诚杰教授被授予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

  病人至上

  郭诚杰始终把患者放在重要的位置,记得有一次有一个领导来看望郭诚杰,名医馆的馆长跟他说:“有个领导要来看您!”郭诚杰说:“等一会儿啊,把这个病人看完”。还有几次,要录节目,由于节目组的时间紧张,要求提前录,郭诚杰严肃地说:“等病人看完了再录!”郭诚杰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就在生病住院期间,还在不停地询问以前的病人情况,挂号了没法看怎么办?病人如果来了就安排大夫给看。

  仁心仁术

  郭诚杰闲下来的时候就时常跟我们说:“当医生不能老是想着名、图着利,生活过得去就行,医生要有仁心,方能施仁术。”记得有一个患者是延安的,他是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他说要让郭诚杰扎针,郭诚杰就问:“你是哪里的?”他说:“我是延安的。”郭诚杰说:“这么远,那就今天扎一次,我把穴位写上,你回当地找一个针灸大夫给你扎,免得你跑路,也不太方便!”那人十分感激郭诚杰,因为从没有一个大夫这么做过,考虑他的不便,还破例给他处方。我发现郭诚杰治病过程中一个小细节,每位患者他必问是哪里的,然后根据病人的远近、方便程度,进行施术。

  宽厚仁德

  我发现郭诚杰喜欢笑。有病人偷偷跟我说:“看到郭老后我的病就好了一半,再见到郭老对我笑,我的病就好了70%。”郭诚杰看病都一视同仁,给人以信赖,散发出仙雅的气息。记得有一次,一位病人脾气非常暴躁,问诊过程很不顺利,病人不耐烦地说自己全身都是病。这时郭诚杰和蔼可亲地笑着说:“没事儿,你慢慢说,你哪里不舒服,哪里最让你难受!”病人此时突然哭诉说着自己不幸。这时我们才明白这个病人得了郁证需要循序渐进地问诊。

  淡泊名利

  郭诚杰,直到他生病的前4天还在出门诊。他平时一直教育我们说:“当医生,首先想的不是怎么成名,不是能够赚多少钱,而想着怎么提高医术,怎样把病看好,怎样提高业务,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病人是乳腺纤维瘤,郭诚杰师给他扎了针,但没有收费,我们的工作人员拔完针,就让患者去交费,郭诚杰挡住了,他说:“这是一个特殊病例,我们扎着观察一下,况且他家庭条件也不好,就不收费了!”郭诚杰从不计较每个患者治疗费交了多少,他只关注治疗效果怎么样!

  郭诚杰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思想精神、医德医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下去,并不断开拓创新,为针灸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而努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