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
但体检之后,
看到体检报告里上上下下的箭头,
会不会头皮发麻?
我们这就来看看,
你是否也有过下面的经历:
体检后,我妈一会儿怀疑自己得了一种病,一个月里,来来回回住了几次院。
体检后的至少一个月里,我妈天天都奔波在医院里,排队、咨询,一项一项地把体检报告上的箭头号落到实处,而且所有的“病”都至少要跑两家医院。
这几年的体检报告一年比一年吓人,箭头无数个,文字几大页,感觉自己哪儿哪儿都有问题。所以一提到体检,我就忍不住恐惧,退缩,想临阵脱逃。
那么,
面对体检报告上无数的箭头和叮嘱,
我们是该复查,还是不管呢?
华西全科专家教你
几个关键词看懂体检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金卡国际医疗中心副主任苏巧俐讲到,对普通人来说,体检报告不容易看懂,但有一些关键词还是可以留意,不同的用词,表明程度的不同。
体检的五类情况,四大关键词,预警程度由低到高可分为:
观察
报告上有类似“观察”的词,就表明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定期复查
如果出现类似“定期复查”的词,就说明发现了些问题,但不是很严重,主要通过复查来看变化。
就诊
而如果出现类似“就诊”的词,就说明要去看医生,但是不用着急。
及时就诊
至于出现类似“及时就诊”,就是说你应该看医生了。
那么,
体检的第五类情况是什么呢?
苏巧俐提醒:
如果真的是最紧急的情况,那肯定不会等体检报告出来,在某项检查结果非常异常达到危急值报警时,体检医院会直接电话通知病人马上处理。
也就是说,
体检的最高红色预警就是
医!生!直!接!打!电!话!
所以,如果你不太懂体检报告,看到这些关键词,对体检问题的轻重缓急也应该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另外,我们目前都是套餐,容易导致该检查的没有检查,没必要检查的又检查了。所以体检报告全部正常,也并不代表你就完全健康。
从一个全科医生的角度来说,体检只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所以体检报告的解读特别重要,建议尽可能找医生解读一下,不然相当于白做了一次体检。
你想,如果有数据就行了,那找机器人看病就可以了,何必还要医生呢?
最后,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体检报告的解读特别重要!
体检不找医生解读报告等于白做体检!
任何不解读报告的体检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