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座】中心举办中山眼科健康大讲堂眼底病专题讲座,专家提醒公众警惕五类致盲性眼病
如果不幸患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静脉阻塞,或病理性近视,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会有什么感觉?它们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哪些人容易得这些眼病?应当如何治疗?6月15日,我中心联合南方生活广播、家庭医生在线及羊城晚报健康周刊等大众媒体举办了主题为《警惕五类眼病,它们会夺走视力》的眼底病健康讲座,一一解答了上述问题。
讲座伊始,我中心眼底病中心主任吕林教授说到,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由此带来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疾也呈现出逐年高发趋势。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病理性近视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五类疾病都属于极易致盲性眼疾,只有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和延缓疾病的发展。
接着,针对五类眼疾,眼底病中心马进教授重点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为例,向听众介绍了其典型症状、高危人群、危害以及规范治疗等多方面相关知识。
BOUT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与年龄相关的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是65岁以上老年人致盲眼病中最常见的原因。在我国,由于人口趋于老龄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亦日益成为重要的致盲性眼病。
典型症状
1.早期多表现为看东西变形、模糊
2.晚期出现中心暗点,直到失明
发病起因
1.随年龄增长,黄斑会发生一系列老化的病变,即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俗称黄斑变性
2.黄斑变性为干性和湿性两类,湿性黄斑变性危害最大,罪魁祸首是异常新生血管
高危人群
1.年龄越大,越容易得
2.有家族史的人
3.有高血压、吸烟、肥胖的人
健康危害
1.我国50岁以上的人,大约每6人中就有1个黄斑变性
2.黄斑变性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三大致盲性眼病之一,与白内障、青光眼并列
3.湿性黄斑变性如果不及时治疗,视力快速下降,严重的2年内失明
规范治疗
1.抗新生血管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2.抗新生血管治疗需要进行眼内注射,不是“一针灵”,指南建议前三个月连续打3针(每月1针)
3.长期随访,发现复发后再次治疗
检眼灯供眼科作患者检查眼底病变、屈光介质的异常及视网膜用。
健客价: ¥48血管扩张药。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35血管扩张药。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用于微循环障 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4血管扩张药。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35血管扩张药。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8血管扩张药。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