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聚焦医改 > 医改来袭,你怎么看?

医改来袭,你怎么看?

2017-03-19 来源:医学界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组建医疗集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管理中心,对所属医疗卫生单位相关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所属医疗卫生单位不再设置相关科室。

  总体思路

  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医疗集团,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促进重心下移,资源下沉,降低管理运行和医疗服务成本,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职责清晰、分工协作、有序竞争的一体化管理新格局和分级诊疗新秩序。

  改革目标

  通过一体化改革,县域内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医疗集团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运行更加规范,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效率和活力进一步提升,医保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做到县强、乡活、村稳,构建县乡一体、以乡带村、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县域居民个人医疗费用降至30%左右,90%的患者在县域内医疗机构就诊,65%的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运转有序,更多的群众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改革任务

  (一)建立新型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组建医疗集团。各县(市、区)将辖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含撤并乡镇后保留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成1-2个独立法人的医疗集团,人、财、物由医疗集团统一管理。医疗集团院长为法定代表人,所属医疗卫生单位不再设法人,其单位性质、人员编制、政府投入、职责任务、优惠政策、原有名称不变。

  对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视其服务能力和规模,可独立设置,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专科联盟,发挥中医和妇幼特色优势。对于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可由医疗集团可以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统一管理。

  2.加强党的建设。书记一般由医疗集团院长兼任,院长兼任书记时应配备专职副书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发挥党组织在选人用人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

  3.加强运营管理。组建医疗集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管理中心,对所属医疗卫生单位相关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所属医疗卫生单位不再设置相关科室。整合建立医疗集团医学检验、放射影像、消毒供应等业务中心,为所属医疗卫生单位统一提供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4.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县级政府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有关部门组成的医疗集团管理机构,履行政府办医职能,其办公室设在卫生计生部门。医疗集团实行院长负责制,拥有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的自主权。完善医疗集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实行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并按规定程序执行,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作用。

  5.改革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逐步取消县域所有医疗卫生机构行政级别、领导职数,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现有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由医疗集团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调配,对所需适宜人才自主招聘,按程序备案。

  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优化薪酬结构,合理确定薪酬水平,推进主要负责人薪酬改革。医疗集团可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倾斜,向人民群众急需且专业人才短缺的专业倾斜,重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签约服务的医疗卫生人员倾斜,提高薪酬待遇,调动积极性。对医疗卫生人员加班、值班、巡回医疗、基层工作应给予相应补助,补助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

  6.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医疗集团的绩效考核标准,以公益性为导向,突出职责履行、医疗质量、费用控制、运行绩效、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医德医风和群众满意度等考核指标,加大基层服务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促进、健康扶贫等体现公益性考核指标权重。考核结果与医疗集团管理团队的任免和奖惩挂钩,与财政补助、医保偿付、薪酬总量挂钩。

  (三)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7.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发挥医疗集团优势,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县级医院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能力,普通门诊要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允许乡镇卫生院的床位编制在辖区内统筹调整使用。建立人员、技术、服务合理流动机制,基层人员培养激励机制。采取巡回医疗、驻村服务等方式解决卫生室“空白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通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专家工作室和专家门诊,采取“基层检查+医院诊断”服务模式,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把更优质、更贴心、更周到的医疗卫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促进群众基层首诊。

  8.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依托医疗集团专科医生与家庭医生(乡村医生)组成签约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经家庭医生上转的患者提供免挂号费、免健康管理费、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对下转的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进行医疗服务跟踪和指导。

  9.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实现区域协同联动。制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病种、常见病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标准,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充实分级诊疗管理人员,实现医疗集团所属医疗卫生单位的有序转诊。鼓励医疗集团通过医联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模式与省市三级医疗机构联合,实现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的顺畅转诊。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协作,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健康促进等工作。

  (四)推进“三医联动”改革。

  10.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发挥医保的基础作用、杠杆作用和引擎作用,实行医保总额打包付费,按照“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原则,建立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服务项目付费等多种方式结合的复合式医保总额预付管理制度。结余基金归医疗集团留用,可用于增发奖励基金绩效工资且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创新医保经办服务模式,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基本医保的经办服务。

  11.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可授权有条件的县(市)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动态调整。合理提升体现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提高医疗服务在收入中的比例。建立医疗集团内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阶梯式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引导患者向基层流动。

  12.建立药械供应保障新机制。在优先采购使用基本药物的前提下,实行县乡村三级统一目录、统一议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建立医疗集团门诊药房和社会药店联动保障供应机制,探索开展患者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