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结果打破传统,耳濡目染、身临其境的“新”
且问“新”哪里?
以往任何省份的招标结果,只会有一个中标价格(挂网价格),福建此次三发驱动,一次就公布三个价格:挂网价格(各厂家目前暂时只能看到自身价格)、医保最高销售限价、医保支付结算价。这三个价格之间有何联系?不少厂家或许已懵逼,这里略作解释。
挂网价格:暂时是医院的实际采购价格(用暂时,是因为医院可能还有二次议价);
医保最高销售限价:医院卖给患者的最高零售价格,按照药品“四通用”原则(同品种、同规格、同剂型、同包材),根据挂网企业的报价、出厂价设定;
医保支付结算价:患者可以报销的价格,根据药品属性、价格及基金承受能力而定。
▍挂网价格和医保最高销售限价两者的玄机
肯定有人问,医院卖给患者的药品价格不应该是实际采购价格吗?这其中肯定有玄机。
确实如此,福建这次三个价格的组合拳,就是打破常规,当你的挂网价格低于医保最高销售限价时,比如某个药品挂网价10元,医保最高销售限价15元,这多卖的5元差价是归医院所得;当你的挂网价格高于医保最高销售限价时,比如某个药品挂网价10元,但医保最高销售限价变成了5元,医院进价10元,只能卖5元,就要自己承担5元(当然这种情况可能比较少,医院为了创收,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势必要开启疯狂二次议价模式,把采购成本降低最低)。
这里不禁要说一嘴,国家文件精神早在去年就已强调,2017年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通俗的讲,医院采购什么价格的药品回来,就按什么价格卖给患者,从而进一步的减轻患者的负担。
但福建这次玩的价格游戏,似乎和患者没多大关系,医院采购价格尽可能低的药品回来,按医保最高销售限价销售给患者,中间的差价全部到了医院的腰包,弱弱的问一句,福建省的医疗机构都变成了盈利性质?医保最高销售限价制定的初衷是降价,这点无可厚非,但是这个全部让利给医院,患者会不会很心寒?医院如果一味追逐利益,采购回来的都是价格低、质量一般、疗效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药品,医患关系会不会越来越紧张?种种,不敢多想。
▍杀手锏之医保支付价
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出台后,随之而来估计就是医保支付价,然而,福建省总是站在改革的最前线,率先公布了福建省近1万6千多个品规的药品医保支付价。
笔者匆匆过了一下,共分为了四大组:竞价组、非竞价组、大输液、血液和生物制品,针对每个组别中不同属性的药品分别设定了医保支付结算价,其中属性中归于辅助用药类、营养类及易滥用类的药品,其医保支付价是医保最高销售限价的5折到8折不等。有个品种的医保支付价印象极深,医保最高销售限价是2000多,医保支付价却不足100,足足20倍的差距。
前面提及的挂网价格和医保最高销售限价,不仅把药品的价格充分的降下来,这个医保支付价,甚至作为一把强有力的杀手锏,还为医保资金的节约做出了重大贡献。
前面为患者感到不公,这里也要为药企感到不幸,本来好不容易在惨烈的杀场中存活下来,有了市场准入的机会,这医保支付价再拦腰一斩,不少药企接下来的日子,估计是该讨论是去是留的问题了。
▍生劫易渡情劫难了,又见地保?
最近有部很火的戏叫《三生三世》,四海八荒都在看,剧情是曲折的,结局是美好的,三生三世,不离不弃,令人伤情。可福建也有伤情之处,笔者近日又发现了一些端倪。
众所周知,福建的基础大输液,一直以来都富有浓重的地方保护色彩,此前当地六部委甚至联合出文搞定点生产,具体到厂家、品规及价格,但发现和国家7号及70号文件精神中,明确要求基础大输液限价挂网相背离,故此事便不了了之。
虽如此,却也时常牵挂着。
防护雾霾、流感。
健客价: ¥14补虚损,益精气,保肺益肾,扶正固本。用于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房性、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顽固性失眠症及肾病综合症,癌症辅助治疗。
健客价: ¥28收纳。
健客价: ¥125药箱。
健客价: ¥25家庭保健药箱专为家庭使用和医生出诊设计,具备实用、美观、整洁、方便的特点。
健客价: ¥73壮骨麝香止痛膏:用于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肌肉痛、扭伤。 中老年型钙片:补充钙、维生素D。 活络油:舒筋活络,祛风散瘀。用于风湿骨痛,筋骨疼痛,腰骨刺痛,跌打旧患,小疮肿痛,皮肤痕痒,蚊叮虫咬,舟车晕浪,头晕肚痛。
健客价: ¥19.9活血止痛膏(余良卿号):活血止痛,舒筋通络。用于筋骨疼痛,肌肉麻痹,痰核流注,关节酸痛。 永龙正红花油:消炎消肿、止血止痛、心腹诸痛、四肢麻木、风湿骨痛、腰酸背痛、扭伤瘀肿、跌打刀伤、烫火烧伤,蚊虫蜂咬、恶毒阴疽。
健客价: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