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医药科研 > 还在用药物预防静脉栓塞吗?75% 的患者可能不需要

还在用药物预防静脉栓塞吗?75% 的患者可能不需要

2017-03-10 来源:丁香园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今年1月份,在AnnalsofSurgery上,Pannucci等人发表了一项meta分析指出,75%的外科手术患者,接受药物预防不仅没有明显的收益,还可能有害。

  对每一位外科医生来说,在临床工作中,术后静脉栓塞可谓大敌——这也是十分典型的医疗事故之一。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临床上接受的观念往往是「静脉血栓必须要预防」。

  然而,今年1月份,在AnnalsofSurgery上,Pannucci等人发表了一项meta分析指出,75%的外科手术患者,接受药物预防不仅没有明显的收益,还可能有害。

  研究怎么说?

  Carpini评分是评估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常用模型。

  评分越高,术后发生VTE的风险也越高,但是Carpini评分与出血的风险无关。

  Pannucci的文章综合了13项研究,总体来看,接受药物预防都会降低术后VTE的可能(OR0.66,95%CI0.52-0.85,P=0.001),但会提高出血的风险。

  然而,如果按照Carpini评分分层,Caprini评分大于7的患者,可以显着减少术后VTE风险与化脓倾向。

  Caprini评分小于等于6的患者,包括75%的手术患者,VTE发生的几率则没有明显的降低,相反,还可能有未知的风险/益处关系。对于这些患者,常规使用药物预防或许并不明智。

  国内指南怎么说?

  201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发布的《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中,对VTE风险的分层和预防措施是这样的:

  从3分开始,即使用肝素进行抗凝。

  因此,尽管风险评估与抗凝手段不同,但同样要求对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被自我保护绑架的精准医疗

  无论是新研究,还是指南,都提出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出对VTE低风险的手术患者可以不使用药物预防,因为对于这些患者,使用药物预防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明确。

  这个措辞是十分有趣的,因为「并不明确」并不一定意味着「多用药」必然有害。

  患者究竟处于何种风险评级,是否使用药物预防,是主管医生的判断。在国内,现在的医患关系下,通常会扩大用药的指证,避免因为出现医疗事故而担责,即使根据一线论文,这些治疗或许是不必要的,这是中国医生再熟悉不过的「自我保护性医疗」。

  国内目前医生的处境非常尴尬,一方面作为医疗活动的提供者,应当从患者的角度考虑病情,完全从病情出发,根据自身所学出具最合适的检查、治疗方案;但另一方面,根据书本知识和固定指南,出具的方案是可能有疏漏的,任何一个医生都无法完全避免这一点。

  于是,自我保护性医疗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过度医疗。

  在国内现阶段的医患关系下,可能会因为VTE的巨大风险而无法得到严格贯彻个体化预防——任何治疗都是有风险的,哪怕是指南提出的规范治疗,也会因为个体差异导致各种后果。万一不能给出「保险」的治疗方案,医生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尽管这种「保险」方案完全符合指南的说明。

  所以,你在评估患者术后如何抗凝时,是怎么考虑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