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的主旋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2017年2月4日贵航三00医院,主任带领医生、护士、包括患者64名,包括患者64名离开医院。在我看来是大趋势,良禽择木而栖,一个科主任,有能力把自已的医护团队和病人悉数“带”走,可以说明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强],医疗资源重新配置与再平衡,甚至掠夺的格局或将象滚滚洪流一样到来。第三方肢解医院的时日也不远了,彻底打破人浮于事、腐烂不堪体制,这现象日后不会只是个例!
2017年2月3日一大批院长,主任被带走。不乏有一些石应康这样老百姓信任的院长,发改委、卫计委也吹出了风响,不知火会不会烧到他们那里。必定价格是他们定的,大头在他们那,出来混是要还的。
2017年2月2日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试点一年两考。去年风就吹出来了,但卫计委极力否认。这次公开试点可谓啪啪的打脸啊。因为医患关系太紧张导致参加医考人数急剧下降,倒逼现在不得不降低质量增加考试机会。高校更是因为报考医学人数锐减,不得不降低分数,部分院校低于兽医分数。麻醉医生全国缺口40万,但以后本科期间麻醉专业彻底消失,取而代之急诊、儿科、全科等更缺口的专业,并且在高考、招聘、晋级连执业医师考试中用降低门槛的办法来弥补。这是个馊主意,如果医生的培养要用降低质来提高量,这是对生命的亵渎。
2017年2月1日优秀的全科医生或将年薪百万,说说罢了,你信你就输了。
2017年1月26日医护人员盼着的恶患黑名单没盼来,医生黑名单却出炉了,重点针对医师、执业药师,列入如黑名单将遭遇联合惩戒。为什么?医生是弱势群体,她不承担伤害谁承担,现在世界各方敌对力量都在对准着我们的国家,内外交困,如何转移矛盾?全国都对看病不满,医生只有几百万人,矛头对准她可取悦13亿百姓,反过来哪行?
2017年1月23日学术会议变了味,以学术会议名义讲的都是赞助厂商药厂好话的会议将全部禁止,更严禁个别附院派医学生充当人数为药商撑腰打气,医学生在医院要学的是真知识,而不是虚假宣传。顶风作案的将被严肃处理。
2017年1月20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公开表示将建立3所万达医院,外国资本、本土支付宝、莆田系、丁香园、杏林等都早已布好了棋局,一番惊天复地的改革即将开始。
2017年1月17日中央定调,院长、医疗副院长要有医卫背景。放心职业经理人,学管理学经济的当院长无法避免,最起码部分医院会是,只是现在不愿意承认。
2017年1月13日让国人了解中国医疗在许多领域虽然投入少,但中国医生没有对不起家乡父老,中国医生用最少的经费,办最靠谱的事。我们在一些领域一直世界领先。自从1963年陈仲伟院士完成了世界首例断指栽植术后,这项技术就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从未当过第二。心脏的介入手术更是绝无仅有,外国同人听说中国很多知名专家支架盲穿,不开影,保八限十是底线,2000年统计世界介入手术完成数量第一名江洪第二名马长生都完成上万例,第三名外国人2600例。正是因为这上万的病例,使其对手术的流程烂熟于心,也使中国的介入事业少走许多弯路。小儿白血病王振义教授与他的学生们如陈竹等人更是与诺贝尔擦肩而过,基因学治疗M3白血病,外国人都为他鸣不平,治疗白血病哪里最先进?有一家庭募集善款258万美元后,为孩子送去美国治疗,全部花光后人财两空,真的是最大的讽刺?哪里治疗白血病成功率最高不知道么?美国那看病比中国便宜?你拿的可是老百姓给你捐的钱。258万美元能救多少人!太讽刺了!太讽刺了!
2017年1月10日百万医护去编织与山阳县医院收取新入职护士5万元保证金,这个时间点释放的信号很明确,提醒广大毕业生请勿上当,别有老观念,以后没有铁饭碗,都是年轻人怎么比我老头思想都落后,一切凭能力吃饭。
2017年1月6日国家卫计委,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启动,真的可谓是晴天霹雳,多少人规培没完专培又来了。表面上说国家累计要投入126亿元培养后继人才,但实则是将原有医生赶走后由规培与专培医师取而代之,因为他们每月只需给3000元的工资。这一点就可以为国家结余大量资金,所以说榨取年轻医生的血汗钱就是耍流氓,他们家庭未必富裕,一耍又是2-4年,估计2少,4多啊。拿最惨2014级研究生来说专培结束最最年轻33周岁,到37周岁。
2017年1月5日职称制度迎来30年未有之巨变,拒绝“唯论文论”病例、教案也是参评材料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英语计算机等考试不作统一要求。从根本上杜绝学术造假,有SCI对你晋级关系不大,但是只要造假一票否决!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以前发表的也许就是你搽不掉的黑点!更重大信号还没公布,就是以后将没有正高、副高这些职称。
2016年12月31日我国启动互联网解决器官捐献登记痛点,这是全国百姓的福音,也是Facebook、苹果、蚂蚁金服等民营力量崛起后的必然结果,反而这些机构我相信透明度、公平性都会显著提高。以前器官、献血都被红十字会控制,里面的猫腻不说也罢,总之有权有势的人拖个关系花个多少¥说换就能换,而光鲜的另一面是有些更需要器官的人等到死也没有等到供体。医生却在背负着骂名,殊不知医生哪有能力控制这笔交易。
2016年12月29日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医生走出体制。这是件好事,以后凭能力吃饭,许多酒桌主任,0临床的完全学术主任(尤其在外科中的),私人医院的老板绝不会给这种人滥竽充数的机会。
2016年12月27日暴力伤医问题拟纳入立法监管,2016年12月28日《平凡中的感动,医疗界的正能量》大篇幅宣传,巴掌要有甜枣配,一切都在设计之中,背后有无形的力量在支配。
2016年12月26日惊天动地的“回扣门”让医院成了众矢之的,医护工作者被口诛笔伐,全国300万医药代表面临失业,没有华丽的转身,到目前看没有可靠的转型道路,又有300万的家庭不知何去何从。但为2017年医改元年更大的举措铺好了舆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