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聚焦医改 > 商业保险介入医保管理,将带来什么变化?

商业保险介入医保管理,将带来什么变化?

2016-11-24 来源:循环医药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大医院拼命花钱,基层拼命省钱,所以让大医院热度冷下来的方法就是:基层目录目前扩容,药品价格下行,提高基层用药比例,大医院的热度自然也就冷下来了。

  今天的朋友圈没什么热点,即使河北的药厂全停产,估摸着除河北之外的医药工业都是心情一颤:哈哈,终于等到你们这一天了。挨个看了三篇文章,包括李克强上海讲话、三明联盟以及安徽商业保险介入医保,我的思路来了。(当然今天是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我只想写篇文章过过活儿,安静安静。)

  为什么说上面的三篇新闻其实是连贯的呢?我给你捋下:

  1)三保目前由于利益阶层还不能合一,李总理呼吁政策先合一。合一的目的是什么?两个要素:第一亲民,第二个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目前大医院拼命花钱,基层拼命省钱,所以让大医院热度冷下来的方法就是:基层目录目前扩容,药品价格下行,提高基层用药比例,大医院的热度自然也就冷下来了。

  2、三明模式和三明联盟。三保合一的目的是什么?不要告诉我是降药价,那是很幼稚的思维。应该是:为了让各地的医保资金不穿孔,在医生利益无法暴力解决之前,先暴力解决药品;等医生逐步明白过来,医疗改革不可逆的情况下,医改差不多也就比较圆满了。

  3、商业保险介入医保管理。我早在2010年写过一篇文章《新医改的四个经济学问题及对策》,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医保机构支付的部分,应该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来提升效率。关键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要具备独立精神,要具备公众认证资信,要具备效率提升的实质案例。为什么要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呢?因为医保机构本身不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技能,在效率管理上缺乏手段,在行政管理上易受官僚左右,在人数上也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商业保险介入医保管理是必然。

  每天写写写,也需奖励

  如果是个有想法的大款,就看下面一句话

  这里需要广告包养,你包养我吗?包养热线:13601625695

  所以商业保险介入医保管理,肯定发生这些变化:

  1)政府将一个大单放到商业保险手上,对商业保险而言,必须有两条要坚持:政治正确;不亏钱。

  政府部门让渡大量资金管理权出来,肯定让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那么就必须业绩上捞回来,所以商业保险接的活儿肯定:目标比较有挑战,没挑战就亏本;商业保险肯定少钱挣;做好了有大活儿可接。

  2)既然这样,那么商业保险就有尚方宝剑在手了,不听者斩。所以有类同于基药目前扩容带来的效益出现。

  二级、三级医院医保收紧,无论是从医保支付总规模,还是从单处方,还是从平均药品价格,抑或是单疾病诊疗价格(单病种支付总额),商业保险都会精益求精。这就会出现某些二级、三级医院推病人的情况,加上分级诊疗政策的推动,下一级医疗机构的看病人数将有所提高。

  所以逐步地三级医院转变为专科医院,下一级医院转变为物理康复医院、慢性病康复医院。

  这种变化带来了一个溢出效应:三级医院的总规模逐步下降,二线用药逐步转移到二级、一级医院。

  3)商业保险介入到医保管理,必然会带来效率的提升,(商业保险也会获益很多,资金流还有运营经验以及运营人才)。

  效率的提升会导致医保资金可能有结余,好了有结余的结果就是各个医院医保支付上限可能提高,医保支付给医院的帐期可能会缩短,医院内部管理水准可能被逆向激活等等。

  4)其实聪明的人看完上面3条,就应该想到医院用药的变化。

  有可能的变化是:

  药物经济学被证明低效的中药针剂以及补益类针剂,或者已跨多重标签的补药类品种,其用量将有明显的下滑。

  抗生素的用量会严管。

  疗效好、价格比合理的药品用量大增,尤其是已被循证证明经济高效的独家品种。

  价格较低但疗效确切的大厂家普药品种。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