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聚焦医改 > 江苏医改动态

江苏医改动态

2016-11-24 来源:江苏药联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依托国家、省市重点专科和学科,安排临床医师、专科护士、临床药师、营养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不断充实技术力量。

  沪苏浙皖闽建立综合医改联席会议制度

  11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医改办在京召开四省一市综合医改工作交流会,并决定沪苏浙皖闽建立综合医改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主持会议。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少军,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陈亦江等参加会议。

  李斌充分肯定四省一市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她指出,当前是全面推广改革经验、攻坚克难、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四省一市借助建立综合医改联席会议制度,互学互鉴、协作联动,有利于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有利于连片整体推动综合医改,有利于更好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有利于提升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对于确保实现既定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她强调,四省一市要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形成紧密的改革联盟,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个共同目标,结合实际共同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整体推进综合医改。一是从药品耗材连片谈判采购入手,推动公立医院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二是围绕发挥医保基础性作用,整合医保经办机构;三是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疗联合体为抓手,着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四是以政府下放权力为关键,着力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五是加快推进信息共享和监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六是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巩固完善医改的组织领导体制,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努力营造四省一市比学赶超、共同进步、整体推进的改革局面和良好氛围。

  四省一市医改办主任分别汇报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在李斌等见证下,共同签署《沪苏浙皖闽四省一市建立综合医改联席会议制度协议》。《协议》明确,联席会议每年确定轮值主席省份,负责举办年度会议,交流探讨综合医改工作;根据需要,由专题分会提议、轮值主席发起,可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

  省政协副主席许津荣专题调研基层中医药改革

  日前,省政协副主席许津荣率部分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委员先后赴泰州、南京市,就基层中医药服务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省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程玉松,医卫体育委员会主任李一宁,副主任殷宝林、陈涤平、史明,省政协委员、南京市政协副主席陈华,省政协委员虞鹤鸣、史仁杰等参加调研。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陈亦江、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朱岷等陪同调研。

  许津荣指出,我省中医药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两市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令人鼓舞。她强调,发展中医药事业任务繁重,关键是要进一步拓宽中医药为民服务的途径,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健康养生等中医药有优势的领域;以医改为突破口,在供给侧的优化和调整中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做好中医药人才的柔性使用,营造良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

  调研期间,委员们听取省卫生计生委、泰州市、南京市及秦淮区政府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参观考察泰州市泰和堂国医馆、海陵区城西街道头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九龙镇卫生院国医堂,南京市秦淮区中医院、止马营卫生服务中心,并与相关部门和医院负责人进行座谈,深入了解基层中医药发展现状、目前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推进我省基层中医药服务开展的意见建议。

  我省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

  日前,省卫生计生委和省编办联合召开2016年全省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电视电话会议,省医改办副主任、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李少冬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提出,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是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落实全面两孩政策的需要。会议强调,一是始终坚持妇幼健康服务的公益性质,确保市、县两级都有1所政府举办、独立建制的妇幼保健机构,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县(市、区)必须建成1所二级妇幼保健院。二是结合各地实际,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省选设、市县合、乡增强、村共享”的整合要求。三是按照“编、人随事走”的原则和“机构职责清晰、落实双重管理、技术人员归院、管理人员自选、县乡两级统筹”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乡级资源整合和人员分流安置等重点难点问题。四是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改革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和创新服务模式上下功夫,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整合任务落实。五是坚持目标导向,扎实推进资源优化整合,努力实现“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强化公共卫生功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队伍稳定发展、加强服务监管、改善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增强群众获得感”等8大整合目标。

  扬州市、镇江市、江阴市、响水县和靖江市等5家单位作会议交流发言。省编办、省卫生计生委相关处室,以及委直属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设区市及部分县(市)设立分会场。

  南通、宿迁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医改工作

  日前,南通市副市长朱晋主持召开医改领导小组相关部门成员会议,审议《市属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协调解决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后补偿问题,研究《南通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等医改议题。会议听取市医改办主任、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晓敏关于全市城市公立医院价格改革后运行情况的汇报。

  朱晋指出,随着医改进入攻坚区,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统筹力度,健全联动机制,强化改革合力,共同协调解决涉及面广、难度大的改革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医管委实质性运作。近期尽快出台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严格按照今年医改工作任务安排,确保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实质运作。二是不断巩固医药价格改革成效。近期重点要按照“优服务、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完善医药价格改革政策,建立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落实政府投入责任,有效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三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物价等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基层服务包签约付费机制,探索差异性、分类别、个性化的签约服务形式。

  市医改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涉及的医保政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财政投入等事项作情况汇报。

  又讯宿迁市副市长赵丽丽主持召开2017年医疗卫生改革工作座谈会,市医改办主任、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刘仰刚等部门负责同志汇报明年深化医改工作思路。

  赵丽丽指出,2017年全市深化医改工作要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做文章,在总结完善乡镇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强化社会办医监管、推动二级以上社会办医药品零差率销售等4个方面深化改革,重点推进村卫生室提质、卫生计生服务水平提升、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她强调,要细化工作措施,把握重点关键,全力推动卫生计生改革事业稳步向前,力争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卫生计生服务。

  南京探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第三方评价

  南京市高度重视改革效果监测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监测工作机制,形成由市医改办各成员单位、各区医改办及市属医院组成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监测工作网络,各部门、各单位均指定责任人负责工作协调和数据报送,由市医改办负责统一部署协调、数据汇总及审核,确保监测工作的及时、准确、完整和有效性。

  去年10月31日零时,南京地区57家公立医院在全国率先启动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时间已满1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制定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对试点城市改革效果进行第三方评估”要求,近期,该市制定出台评估工作方案,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选取15家不同级别医院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估工作,以发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改革模式,总结推广改革经验,客观、全面、科学地反映南京地区医改工作成效。

  徐州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

  日前,由徐州市医改办牵头,市编办、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物价等部门和医院管理等方面专家参加的城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组,组织开展2016年城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专家组依据城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细则,从管理工作、业务工作、服务评价、平安建设、持续发展、惩罚指标、加分项目等7个方面,对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8家城市公立医院进行绩效考核评价。现场考核评价显示:各城市公立医院能够严格执行和落实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各项政策措施,医院管理更加精细,医院收入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医院运行平稳。同时,专家考核评价组对各医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

  该市此次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对服务评价、惩罚指标等12个指标,依据第三方调查结果、相关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的日常监管情况进行判定,现场未作考核。

  无锡市梁溪区采取有效措施补基层“短板”

  日前,无锡市梁溪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补基层医疗设备和人才“短板”,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补设备短板。争取市级财政2000万元用于基层医疗设备添置,计划购买5台DR、5台彩超等,年内将配备到位。同时,区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用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另一方面,启动专技招聘补人才短板。目前,全区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注册的全科医生277人,按照每万人口至少配备3名全科医生的要求,全科医生的“缺口”至少70—80人。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房、检验、影像各1人,而按照服务人口,至少需药房5人、检验3人、影像2人,远远不能满足功能需要。为补人才“短板”,启动医疗卫生专技人才招聘计划,今年拿出46个编制,包括全科医生、影像、普外科、护理等紧缺岗位,吸引400多人报名。

  南京市中医院创新中医诊疗服务模式

  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分别以多专业科室、疾病、相关专业协作、专病为中心整合4种诊疗模式,搭建6个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脑病、老年病、便秘、更年期综合征、结直肠肿瘤、糖尿病足,并正在建设食管病诊疗平台。以便秘诊疗平台为例,是以国家级重点专科—肛肠科为中心,针灸、心理等学科紧密合作,脾胃、泌尿科、妇科、影像、护理等相关学科协调配合,建立从预防到治疗,从非手术到微创、手术治疗的诊疗体系。

  二、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依托国家、省市重点专科和学科,安排临床医师、专科护士、临床药师、营养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不断充实技术力量。临床与医技部门密切协作,广泛运用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使临床应用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医务人员定期参与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学术活动,及时了解专业最新学术动态,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先后组织国家、省市级多专业一体化平台继教班7期,发表论文30余篇。韩国、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委派280余名医务工作者在医院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学习、进修。

  三、提升临床疗效和患者体验。从传统的个体式经验性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规范化决策模式,融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一系列中医治疗方法,提高了疑难杂症诊断率。去年各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显效率均达75%以上,结直肠肿瘤和更年期综合征平台显效率达90%以上。利用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整合诊疗项目,优化就诊流程,促进合理用药,为病人提供科学、高效、优质、经济的医疗服务,患者病程进一步缩短,就医更加便捷,费用明显下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